统筹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在过去的发展中,东莞主要依靠市镇村组“多轮驱动”的特殊发展模式,园区带动和溢出作用并不明显。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等一系列因素的倒逼下,东莞各镇街单兵作战的模式已很难满足当下集约高效发展的产业需求。早在2012年,市委市政府为扭转城市分散发展的态势,谋求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架构的基础上,构筑“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格局,并以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10镇1港)的统筹发展作为试点,成立了水乡管委会,编制了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对统筹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生态修复、产业优化与基础设施布局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6年,全市开展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工作中,明确指出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用地瓶颈、带动次发达地区发展的战略举措。随后在“一中心四组团”的基础上再将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作为园区统筹发展与管理架构调整的基本单元,并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集中优势资源将其建设成引领片区发展的新引擎。
2017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东莞市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片区建立市委常委挂片联系园区和镇(街道)工作制度,并推进市直部门扩大事权下放范围和行政审批服务前移。统筹发展进到了体制机制改革的深水区。
《实施意见》明确,在松山湖片区、水乡新城片区、滨海片区先行开展试点,启动园区统筹组团发展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再进一步研究确定其他片区机构设置形式和运行机制。目前,试点工作富有成效,有效推进了顶层制度设计与机构改革。
来信提及的东部几镇,在空间规划上,已将企石、桥头、常平、黄江、谢岗(银瓶合作创新区)、横沥、东坑划定为东部产业园片区,明确以常平镇、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作为组团的服务中心和产业中心,统筹片区发展。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待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后,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
受理人:市城乡规划局 回复时间:2018-03-15 1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