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中医转诊单太麻烦/为啥都要去社区卫生中心?
自己掏钱买医保,却没有选择医生的权力。以前开转诊单在社区卫生站就可以,这很方便,因为社区人少,而且很近。现在却要到南城社区卫生中心,距离比较远,而且人多,开一个转诊单就几分钟的事情却要排很久的队,然后又到医院,这要花很长时间。你们不要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而增加群众的麻烦,你要想把病人留在社区,应该是提高社区的医疗水平而不是拦截病人,如果社区医生水平高,报销比例又高,自己都会选择在社区看病了。还有谁来开转诊单?
《阳光热线》栏目: 关于群众反映标题为:《开中医转诊单太麻烦/为啥都要去社区卫生中心?》的来信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我中心门诊已搬迁至新大楼(地址:广彩路59号,即福地小区斜对面),总业务用房面积达6100余平方米,现已设有发热门诊、急诊室、妇科、中医科、口腔科、全科诊室和X光室、彩超、化验室等科室。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门诊治疗,且医保报销比例达70%。现我中心门诊日均门诊量已达800人次以上。且从2018年4月份开始,中心门诊还设立了心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妇科等专科门诊,聘请我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南城街道居民日常门诊就医需求。 二、根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的通知》(东卫函〔2019〕1号)有关规定,上转指征(含转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 1.超出本机构核准登记诊疗科目范围的病例; 2.不具备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资质或手术资质的; 3.经评估,病情复杂,医疗风险大,难以控制病情、难以实施有效救治或难以判断预后的; 4.就诊3次以上(含3次)仍不能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诊治; 5.法定类别或程度需定点或专门收治和鉴定的病例; 6.其他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 7.符合相关病种分级诊疗指南的。 三、根据有关规定,我中心(站)主诊医生将坚持分级诊疗原则,坚持从参保人实际病情出发,严格把握转诊指征,杜绝无诊治转诊等不良行为发生。对于患者的病情判断是由医生根据专业技术知识结合患者的客观病症表现及相关检查(或检验)结果来判断的,而不能凭患者的主观感觉或认为自己的病情属轻属重。否则,就无法实现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了。另外,转诊业务办理是目前我市为了保证医保基金合理使用、避免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的其中一种措施,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群众办事”。如参保人自行提出不适合病情需要的转诊要求,是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因此,按有关规定不能给予办理转诊业务。 如是常见病、多发病,也在我中心(站)的诊疗范围,我中心(站)主诊医生认为一般情况下我中心(站)有能力诊治。且我中心门诊有X光室、彩超、化验室等辅助科室,也有中医科和专家门诊,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当事人就医需求。且根据我市医保局有关规定,要求参保人本人持医保卡就诊并由我中心(站)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身份核实后才能开展诊疗活动和享受医保待遇。对于超出我中心(站)诊疗范围和诊疗能力的病症,我中心(站)主诊医生将坚持从参保人实际病情出发,给予合理的诊疗建议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转诊业务。如当事人认为我西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可直接到我中心门诊就诊。 四、望广大参保人理解和配合,合理就医,遵守转诊有关规定,确保按规定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我中心就此事给当事人造成不便表示歉意,感谢当事人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中心日后将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对有关医保业务的培训,加强管理,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优化服务环境和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引导,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年5月26日
4参与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