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治理河道能否尽量保留自然的生态样貌,水沟底面不要使用水泥铺设

YOLESTAR 来自:中国 发布日期2023-07-08 15:23:06 状态: 已回复 编号:411850
处理用时:5天23小时44分
东莞市大范围治理臭水沟的方向是不错的,但发现不少河道两边以及底面都是水泥铺设,两边还可以理解,但个人觉得河道底面不应该使用水泥铺设,这样不自然,一些鱼类或泥土类生物难以生存,鸟类就会找不到食物。
能否在治理河道,尽量让河沟底部保持泥土的状态,两边以及上面一般也不会有多少泥土流失堆积下来,底部铺设水泥多见于村内分支河道,似乎都是水泥,但愿目前或将来主干道一些较大宽的河道底部可不要铺设水泥了,这会影响生态环境!
铺设水泥是方便了后续维护管理,但它破坏了生态。
问政部门:水务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市民您好,您反映的情况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您来电咨询的“治理河道能否尽量保留自然的生态样貌,水沟底面不要使用水泥敷设”的问题。经了解,你所反映情况的河道为塘厦镇利是陂水支流石鼓水,石鼓水总长约2260米,其中有混凝土铺河底有350米,河底宽约3米。河底铺混凝土主要是2021年汛期期间,由于连续大雨,造成塘厦镇石鼓水河道的浆砌石堤岸多段坍塌。为防止堤岸的进一步坍塌,并确保河道周边建筑及居民的安全,石鼓居委会及时对坍塌段进行修复。同时,由于石鼓水的浆砌石堤岸修筑时间久远,为防止堤岸墙体的再次坍塌,在不影响正常行洪的前提下,石鼓居委会对存在不稳定河段、有建筑物比较靠近堤岸的河段,挡土墙体底部及河底铺设混凝土加固。
感谢您对于河道治理应保留生态性的建议,我局在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审批过程中积极贯彻生态治理理念,在确保达到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保持河道原生态,保留自然化河道。
感谢您积极建言献策,下来如有意见与建议,请径直向我局反映,为东莞水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民间智慧和力量。

问政人评分

4分
点评:可以理解!防止坍塌。

我要说两句

5参与

5评论

  • YOLESTAR07-21
    存水带用泥土堆就好!距离宽一点,冲不倒。
    回复 YOLESTAR(来自:东莞市):而且有些河道人工干预过,整个河底都是平面的,这样不如自然的河道每隔一段距离都有较深的地方,平坦的河道应该在合适的位置修建存水带,这样可以让河道保持合适的水深,利于动植物生存,并增加一些石头、鹅卵石等修饰,更美观。。
    来自:东莞市
    回复
    0
    举报
  • YOLESTAR07-21
    而且有些河道人工干预过,整个河底都是平面的,这样不如自然的河道每隔一段距离都有较深的地方,平坦的河道应该在合适的位置修建存水带,这样可以让河道保持合适的水深,利于动植物生存,并增加一些石头、鹅卵石等修饰,更美观。
    来自:东莞市
    回复
    0
    举报
  • YOLESTAR07-21
    但河底铺30公分以上的泥土,会不会好一些?以后也会长草什么的,时间久了水流应该冲不掉泥土。
    来自:东莞市
    回复
    0
    举报
  • YOLESTAR07-11
    听其他市民反馈,塘厦镇桥陇沙布街旁边的河道也被水泥硬化,搞不懂相关部门是如何审批施工或验收的?这桥陇河道还是比较宽的,底部竟然也铺水泥了,如此破坏生态环境,要求恢复原有生态。
    来自:东莞市
    回复
    0
    举报
  • YOLESTAR07-11
    这跟郑州花几百万给河道边挂大理石没有多少区别,河南就差点没给河底铺地板砖了,东莞市铺的是水泥,就差没铺大理石。东莞大范围治理臭水沟的方向是不错的,但发现河道两边以及底面都是水泥铺设,两边还可以理解,但个人认为河道底面不应该使用水泥铺设,这很不自然,一些鱼类、泥鳅类以及植物都难以生存,白鹭等鸟类也不会来寻找食物。 能否在治理河道上,尽量让河沟底部保持泥土的状态,两边以及上流河道一般也不会有多少泥土流失并堆积下来。底部铺设水泥多见于村内分支河道,但愿目前或将来主干道一些较大宽的河道底部可不要铺设水泥了,这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而一些分支河道,也希望保留自然的生态,底部不要铺水泥,这不符合河道建设规范或国家标准,河道建设应保持自然生态样貌,让水底植物或动物可以生存。 不管是小水沟还是河道,底部都不应该铺水泥,两边也应该尽量保持生态,在农村的河沟,几十年都是生态样貌,也不会出现淤泥或坍方什么的,铺水泥毫无必要!要求尽快恢复原生态环境,并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铺设水泥是方便了后续维护管理,但它破坏了生态!
    来自:东莞市
    回复
    0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