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3号线的提议
现在城市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东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深港核心经济走廊中间,这是东莞的幸运,也是种不幸,广深宏大的市政配套建设优势对东莞人才的虹吸效应巨大。政府的眼里都是大的命题,但对于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出行,娱乐,购物是否合他们的意,这才是决定着他们是否爱一个城市的因素。华为扎根东莞十几年,他们的员工不是一样对东莞难以融入吗,因为去一趟城区购物太不方便啦,松山湖连个像样的休闲购物的地方都没有,一个万科城市广场档次和规模是远远不够的。每次同学从广州深圳过来东莞,都是吐槽东莞公共交通之乱之不方便。他们问我---松山湖不是你们东莞的名片吗,不是政府重点打造的核心竞争区吗,怎么连条地铁都没有开通?我只能苦笑,这里还是三线小城市,比不得一线。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东莞最先开通地铁的是石龙,茶山那样偏僻人流稀少,毫无城市名片效应的区域。最应该开通的不应该是城区与松山湖之间的联络线吗,不是积极争取早日再早日与深圳地铁连起来的吗,地铁都不通,人流和资金流怎么可能方便快捷的流通呢!一条地铁纸上谈兵5年,再修5年,一条一条的慢慢修,估计那时候我们都退休了。大部分城市都是几条线同时建设,地铁不成网络都是鸡肋。创新融资模式时不我待的启动多条线同时建设吧,不然东莞真的被人才抛弃了。 1号线的松山湖站选址成功的避开了松山湖核心区人流最多的市民办事大厅路口,不知所以。而且1号线对整个松山湖区域实话讲影响并没有太大,南边和北边区域依然还要等那遥遥无期的3号线1期,其实为什么不把3号线松山湖区域内的一条短短十几公里的线路和1号线同时开工呢,若是有了十字交叉的2地铁,再配合松山湖北部的莞惠城轨,松山湖的交通一下子就高大山了,会吸引更多企业,更重要是吸引更多人才来了就愿意留下来创业工作。不要再等了,东莞,你等不起!学习深圳的政府效率和眼界--“马上办!”
您好。您的网上信访件收悉。现就您咨询的信息内容答复如下: 按照我市已批复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号线一期工程(常平东站~长安新区站)被列为近期建设项目。目前3号线工程尚处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相关支撑性专题研究工作阶段,此阶段暂时无法确定具体的开工及运营时间。根据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特点,一般一条线路共用一个车辆段、停车场和主变电所等设施,这些设施将和站点、线路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投入使用,所以先期建设3号线松山湖区域内部分路线与全线建成运营所需时间基本一致。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重大民生基础设施,技术性、专业性强,在建设前需要开展地质勘测、客流预测、规划选址、环评、水土保持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按项目审批程序要求,要建设轨道交通项目,首先该线路要纳入本市轨道交通网络轨道、近期建设规划以后,每条线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等须经过国家有关部委、省级部门的严格审批,获得同意批复。建设过程中要开展、协调和克服征地拆迁工作难点,也需要沿线市民的配合和支持,后续的土建工程、系统设备、安装装修、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等工作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技术管理接口复杂,故一般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希望市民理解。 感谢您对东莞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您有其他需要咨询的问题,请致电22830900,谢谢。 此复
0参与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