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20KV学前高压变电站选址变更问题
2019年10月23日,年丰山庄小区的业主收到关于220KV学前高压变电站建在年丰小区旁边百米的风险调查,我就此事特意翻查了环保的公示,发现该变电站项目于2008年11月12日做过“东莞220kV东城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也看了环评简本公示,说明当时该变电站项目是准备建设于东莞市东城区主山管理区辖区内,址位于东城中心小学南面的小土坡上,而且该公示的最后结果是“综合分析,东莞市东城输变电工程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环境标准限值内。建设单位做好工程占地补偿、补划措施,加强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做到文明施工,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情况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当时已判定安全、可行、对居民没影响的项目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会改到东城区年丰山庄小区旁边的呢?是不是原址附近的居民反对,就要改到我们这边呢?中间的变更是否合法合规呢?最讽刺的是准备建这个变电站是叫220KV学前高压变电站,学前路是原址的地址,政府这样罔顾我们市民的生命财产,对我们年丰山庄的业主们公平吗?
220千伏学前输变电工程是东莞市重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之一,选址位于年丰山庄旁,即温塘社区莞深高速皂三村段旁,距离最近的居民住宅区超过110米,项目建设主要目的是解决东城北部及周边区域严重的用电缺口。 (一)关于项目站址问题。项目原选址位置位于东城区主山管理区辖区范围内,并开展项目环评工作,但后来由于项目输电线路路径问题,原选址方案难以将变电站电力送出,因此重新将站址调整至年丰山庄旁。 (二)关于合规性问题。项目调整站址后按照相关规定重新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东莞市环保部门的环评批复,各项手续均合法合规。 (三)关于变电站名称问题。项目名称是根据第一次选址的地方名称命名,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规划方案未发生变化,且同属东城区范围内,因此不需重新对项目进行命名,但后续变电站建成后,供电部门会考虑地名及运行便利性等因素对变电站进行重新命名。 (四)关于项目辐射问题。项目在其周围产生频率为50赫兹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与高频电场在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上截然不同。从电磁辐射传递能量的角度看,输变电项目不会在周围空间形成有效的能量辐射;电磁辐射通常是通过天线向外进行发射的,而电力设施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是工频电场与磁场,频率只有50赫兹,波长达6000千米,因此不会在其周围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经相关部门对多个变电站现场监测结果表明,110千伏、220千伏户外、户内变电站和高压线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迅速衰减,且根据国家规定变电站1米范围以外电场强度不能大于4千伏/米、磁感应强度不能大于100微特斯拉的要求,学前站将采用新型全封闭室内型机组形式建设,参照现时已建成同类站点监测数据平均在0.1—1伏/米和0.02—0.64微特斯拉,远低于国家规定和世界同类标准。因此,学前输变电工程建成后,厂界外1米处的工频电磁场强度能够满足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对100多米外的年丰山庄及周边居民不会产生影响。
0参与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