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
东莞搞了十几年内涝工程,大小水浸十余次,为何到现在还是内涝严重,属不作为还是规划出问题?上次大水浸才两年多,今年第一场大雨又浸了
我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受到热带气旋、暴雨的影响,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极端暴雨频率增加,另外,我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普遍较滞后,城市内涝防御压力较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推动、全方发力开展各项内涝防御工作。2017年至今,我局对2016年底排查出来的131个易涝点进行分批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105个,内涝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今年龙舟水期间我市部分地区仍出现较严重内涝积水,经我局现场调研及分析研究,认为造成近期内涝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发生超标准的强降雨。近年来,我市越发频繁地出现超标准降雨的情况,如2020年5月22日的强降雨,高埗镇录得最大1小时雨量157.1毫米(超200年一遇);东城街道录得最大3小时雨量351毫米(超200年一遇)。又如2021年5月31日,石碣镇录得6小时雨量165.6毫米(超100年一遇),东城6小时雨量142.7毫米(超100年一遇)。而现状我市大部分雨水管渠设计标准为1到2年一遇,超百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远远超出我市排水管渠排水标准。二是暴雨径流不断加大。随着近年来我市城市化发展,房地产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直接导致我市不透水硬底化的面积加大,湿地、绿地、沟塘等可渗水的海绵体所占的比例缩小,造成地表降雨径流暴增,地下排水管网需要排除的雨水量不断增加,超出原管渠设计标准而导致新增内涝积水。三是雨污分流工程的污水截流堰设置不科学。据调查发现,为开展雨污分流工程,我市部分雨水管网设置了污水截流堰,在降雨前未及时拆除,严重阻碍了雨水箱涵行洪。 下来,我局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力争尽量减少我市内涝灾害影响。一是对现登记在册的易涝点加快推进整治,同时对近期降雨新发现的易涝点,我局正在排查积水原因,后续将编制整治方案,并向市政府申请开展相关整治工作。二是我局正筹划启动全市排水(雨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同时在编相关排水防涝规划建设管理规定,为未来我市排水防涝规划建设提供规划管控依据。三是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及水污染治理现场指挥部对影响排水(雨水)管网正常排水的截流堰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排水管网暴雨期间正常排水。四是继续委托第三方定期抽查全市排水管网维护情况,督促各排水防涝管理部门做好雨水管网清淤,确保汛期排水管渠通畅。五是进一步加强与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同做好暴雨期间内涝应急处置有关工作。六是下来将进一步加大防汛防涝宣传,提高群众避险意识。建议市气象局在发布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的时候,提出避险要求,提前劝阻群众穿越积水路面和外出。 最后,感谢广大市民对我市水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如尚有其他问题或建议,可直接致电市水务局信访热线(电话:22830746)或政府服务热线12345,我们将第一时间派人进行处理。
5参与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