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关于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卓越计划”实习工作的建议

Zeta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1-08-18 17:07:34 状态: 已回复 编号:298893
处理用时:39天23小时55分
据我了解,东莞理工学院“卓越计划”制度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作为一名机械卓越班的学生,我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1. 机械工程学院每年只跟一两间企业进行合作,岗位可选择性少。根据我的了解,东莞理工学院其他学院的卓越班有较多企业供学生选择,而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由于可供的选择太少,基本无法自己选择实习企业;
2. 实习时间过长,违约金过重。机卓班实习时间长达一年,在这期间基本只能待在一个企业进行实习,每月的津贴基本只有2k+,而且如果不喜欢相关的工作,实习期离职需要支付8000的违约金,相当于三个多月的津贴。离职的成本过高,不离职只能硬着头皮干一年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感觉对我们不太合适。而且实习单位每月的实习津贴也不能按时发放,经常隔几个月才发一次,消磨同学们的工作激情;
3. 实习单位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日晚上和周六白天都要进行打卡(感觉已经类似于“996”),作为实习生,这工作时长与津贴数目似乎不太合理;
4. 部分实习单位的合作混乱,经常出现今年跟这家公司合作,明年又跟另一家公司合作,再下一年不一样的情况,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到时候去做什么工作,只能等到参加实习前几个月甚至前几周才清楚自己的实习工作,以至于不能提前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
5. 学生不能自己去找实习单位,只能进行集中实习。根据学院的说法,是担心我们在外面随便找一家企业挂靠,起不到锻炼的作用,但是据我了解,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是希望能去其他公司进行锻炼,而非单纯的挂靠混学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综合水平的提高,相信同学们的整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学院能放开相关政策,而不应该以偏概全,全盘否定;
6. 去实习时发现实习工作与学院前三年的人才培养方向不一致,学院在设置课程时,按照机电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的方向开展相关的课程,但是去到相关企业,所进行的工作大多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与之前所学的知识区别较大,很多专业知识我们在学校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
例如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用到较多的知识是塑料模具类的知识,但是在学校基本没有系统学习,而是在企业中进行简单的培训。虽然中国教育现状是产学不太兼容,但能否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删除一些与专业不太相关的课程,增加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的多不如学的精,让同学们提前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以免在实习过程中眼高手低。

近几年来莞工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相关制度似乎没有跟上莞工进步的速度,机械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希望学校能够完善相关的实习制度,让同学们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同时希望学校也能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勿让对机械行业有兴趣的学子寒心。
问政部门:东莞理工
分享

官方回复

同学:
    你好!感谢你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学校对你来信所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八月份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调查,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伟易达实习基地是我校与伟易达公司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至今已建设10余年,基地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企业导师资源、企业后勤保障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工程师,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鉴于(伟易达)卓越工程师班取得的良好成效,机械学院于2016年将卓越班从原来一个班扩充到两个班。同时你所在的机械学院也积极寻找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解决卓越班岗位实践问题,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先后与几家企业中止了合作,这属于探索过程中遇到的正常困难。目前机械学院正与东莞多个优质企业协商共建优质实习基地,今后将为卓越班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另据了解伟易达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岗位供学生选择,如果你对目前岗位不适应或不感兴趣,可主动与实习企业及学院协商,学院亦会协助解决。
    出于人才培养质量、工程认证、学生管理、人身安全、疫情防控等多方面考虑,目前卓越班全部采用集中实训方式,暂不允许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由于今年考研同学较多,实际去伟易达实习的同学只有19人,不足1个班,因此全部安排在伟易达进行实习,所以请你和同学们多理解。
    关于实习补贴跟违约金方面的问题,根据伟易达公司反馈,为激励同学的工作表现,一般采取绩效津贴考核制度,对表现好的同学加大津贴补助力度,考核区间为1~2个月,因此补贴发放会有所变动。违约金的规定是伟易达公司的统一要求,并不是针对我校实习学生。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原则上学生中途不能退出实习,因此也违约金的约定实质要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机械学院8月底也会就违约金的问题与公司人事部进一步沟通,同时也争取公司提高补贴标准。
    关于实习工作时间问题,据了解,目前伟易达的安排是除正常8小时实习工作以外,周一到周五晚上和周六白天,企业为学生安排了一定自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公司设计规范文档、开发流程、技术文件等,只有极少数开发组同学在开发任务急时会有临时工作任务安排。这些安排均属于正常的学习安排,是整个实习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快更好的成长,所以也请同学们多理解,并珍惜时间,安心学习。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问题,学院每年都会邀请雇主、行业专家、毕业校友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根据论证建议以及产业需要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你来信提到的需加强塑胶模具类知识的建议非常好,尽管这些内容在《三维软件技术及产品结构设计》(校企联合课程)中进行了穿插讲述,但确实还不够深入全面。学院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已在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塑胶模具成型工艺技术》等选修课程,加强相关知识的培养。
    最后,再次感谢你的来信,今后有任何问题可随时与所在学院或实习企业进行反馈,通过沟通解决。欢迎你和同学们继续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此复
                            东莞理工学院信访办公室
                                  2021年9月27日

问政人评分

1分
点评:据我了解,软件工程的卓越班是可以自主找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而电子信息工程的卓越班是有开相关的宣讲会,学生可以从多个实习单位里面自主选择想要去的实习单位的,既然其他学院可以自己选择,同样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为什么唯独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不能自主找实习单位呢?(据我了解前几年还没有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的时候,机械工程学院也不能让我们自主实习) 而且,据我了解,每年都有几位同学自己找好的实习单位,但是学院不肯放行,只能去学院安排的实习单位里面实习一年。并不是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不好,伟易达公司确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只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一家企业能提供的岗位种类毕竟有限,像伟易达公司提供的岗位大多数是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以及模具设计,如果很多同学想去非标设计行业或者去从事机器视觉和算法相关方面的工作,伟易达公司未必能提供相关的岗位,难道像机器视觉和非标设计这些行业跟我们专业不对口吗?还是说这些行业有什么不好的吗?如果真的不好,那当初又为什么开放相关的选修课让我们学习?为什么不能让这些同学自己去找更好的实习单位? 另外,在伟易达所说的自习也是要去办公室打卡的,晚上和周六都要,虽然说是自习,但是也一直要待在办公室,时间都不完全是自己的。作为对比,同样是去伟易达实习的电卓实习生,同样是在开发部工作,同样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就不需要晚自习,周六也不强制打卡,那为什么我们就要强制打卡呢? 另外,据我了解,东莞理工学院机卓班学生流失相当严重,18级一大半的学生退出卓越班,19级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退出,其中确实有很多同学为了考研而退出,但是不是也有很多同学被卓越班的实习“劝退”呢?如果学校能提高实习质量,让同学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卓越计划的好处,也许就不会那么多人退出机卓班。目前,就18级来说,两个机卓班加起来的人数还不如以前一个机卓班的人数,如果不加以改进,未来机卓班会不会“名存实亡”? 对于学校来说,校企合作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具体到每个学生来说,能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关乎着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不喜欢学校安排的实习,只能被动地接收,极其损耗同学们的自信心与工作激情,更何况是实习时间长达一年。希望学校能给我们的实习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作为机卓班的学生,当然希望学校能越办越好,更希望机卓班的口碑越来越好

我要说两句

5参与

3评论

  • Zeta08-19
    这也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在实习期未结束的情况下申请“提桶跑路”,也让很大一部分对机械行业有兴趣的同学感到恐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械行业人才的发展,甚至产生恶性循环。 当今的社会与过去的社会已经截然不同了,我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和生活需求之后,更希望的是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做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作为未出社会的大学生,学院应该是我们大多数同学最信赖的平台之一,我们愿意相信学院的实习能给我们带来成长,也愿意相信学院的实习机会都是相当可靠的,但也希望学院能够更积极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同学们的感受,广纳良言,增加更多的实习岗位,同时保证实习单位的质量,保证同学们在校企合作的单位上能学到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保证同学们能在辛苦工作后得到应有的工作待遇,同时充分满足同学们的实习需求,让更多追求上进的同学有更广阔的平台。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Zeta08-19
    我个人认为,机械学院应该逐步放宽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据我个人了解,学校的其他专业大多都是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安排实习计划的。在我心目中东莞理工学院绝对不是一间很差的学校,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在发展,我时常能听到有些师兄去了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厂进行实习,像机器人学院下属的机械专业也有很多同学去了一些扫地机器人的企业进行实习。这说明我们学校还是能够得到外面企业的认可的,我们学校的很多同学也是很上进的。另外,我也听说过东莞很多企业(包括一些知名企业)也非常愿意和学校合作。既然如此为什么唯独机械工程学院不肯放开实习政策。即使不放开实习政策,也应该提供更多的优质企业给我们选择(注意是优质企业)。据我了解,学院之前的确也和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但是很多同学真正去到相关企业实习,却发现很多实习的相关事宜学校和企业都没有达成共识。有些同学去实习还可能被克扣工资、上夜班、当流水线工人,实习生活没有预期那么好,这似乎与“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的名号不相符。这也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在实习期未结束的情况下申请“提桶跑路”,也让很大一部分对机械行业有兴趣的同学感到恐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械行业人才的发展,甚至产生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Zeta08-19
    机械专业与其他一些专业不同,工作对于一些学科知识还是有门槛的。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选修课的课程颇为繁重,需要学习液压、单片机、PLC、机器视觉技术、3D打印技术、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并非通识课程。诚然,机械专业对我们的实践性要求非常强,很多知识需要在实践当中才能学。但是东莞理工学院作为现如今全国排名第一位的应用型大学,是否应该考虑到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能否在实习当中用到。依我个人对机械的浅显认识,机械行业应该是相当宽泛的,包括了非标自动化、产品结构设计、机电传动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机器视觉、仿真等等各个方面,每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方向或许都各有不同,有些同学可能在学校做项目或者学习选修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但我们去实习基本上只能做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或仿真等其中几个方向,对于一些在其他方向有特长的同学肯定是不好的,他们或许只能强行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实习一年,以至于对机械行业产生恐惧,而这是否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 我个人认为,机械学院应该逐步放宽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据我个人了解,学校的其他专业大多都是可以让同学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