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东莞社保开转诊单何其难

左仙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2-05-09 18:59:40 状态: 已回复 编号:338858
处理用时:15小时52分
东莞要求正式员工必须买社保,但员工有了社保后,法用社保看病却十分困难。
没有转诊单,去医院看病无法报销,只能自己自费,社保就是个摆设。
一是社区医院远:
看病需要先到社区,然后再到定点医院。病人的家与社区医院、定点医院都不会在同一地方,导致病人来回奔波。病人来回奔波,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
二是排队难。
社区人也很多,但医师很少,平均1~2个,节假日由于休息一般只有1个诊治医师。护士很多,但是没有开转诊的权利。社区门诊经常都是排长龙等长队,然后转诊到大医院,又要排长龙等长队。转诊给老百姓解忧,反而给老百姓添堵。纵观全球或者全国,目前只有东莞操作。
三是形式主义。
转诊只是做形式走流程,病人要求要转诊的,医生都会开转诊单。而且每次都要守10元钱,然而却并未对患者起什么作用,就写了个单子。每次到了上级医院,根本没有医护人员看转诊内容,只要你有这个单子就有的报,没有就没得报,即使你转诊写的牙科,跑到内科去一样付费有得报。
四是不人性化;
1、时间不人性化:从2022年1月开始,东莞才施行夜间急诊无需转诊也能直接医保报销,由此可见此制度的不人性化。连特诊患者每次都要写转诊,挂号,开单,缴费。
与普通百姓上班时间重合:普通百姓上班8点,社区医院也是8点。下班是5.30或6点,根本没有时间去开转诊。
疫情期间,一个镇的全部社区医院都关闭,只留一个社区中心开门,几十万的患者汇集到这里转诊,可见其难。
2、地点不人性化。社区医院和工作地点绑定,转诊和我工作地点有关?
五是制度本身有问题;
1、社区不具备相对于的科室和设备。?比如我有口腔疾病,即使有病历也不给转诊。患病需要负查的情况,即使确诊也还需要转诊。还有就是慢性病患者,基层医院根本没法治,每次都要定时去社区转诊,再去大医院就医。
很多家长选择更为专业的妇幼保健院看病,但孩子小,根本耗不起这个时间等转诊。最后还是只能自费看病。
3、转诊时间期限有问题,大的病必须去三甲医院,但是从开转诊到医院,又是都要花掉半天(没自驾车的情况),然后大医院还不一定挂上号,转诊期限就过去了。
目前东莞阳光网的关于转诊的反馈达到700多个,可见此制度的不合理性。

社区不能看的病为何不开通网络转诊?
复诊情况为何不能免转诊或开通网络转诊?
现在大数据的能力都这么强了,如要解决大家都堵在大医院的难题,其实可以发展一个平台,随时共享每个就医地点的就诊人数程度,可以方便大家选择人流比较少的地方去就诊。希望能够落实惠民政策,人员少跑腿 技术多跑路

附图为7点的医院
问政部门:医保局
分享

官方回复

1、我市实行社区首诊、逐级转诊制度。一方面是解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通过较低水平的缴费,在社区解决参保人常见病的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问题;另一方面是提高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前提下,强调在家门口看病,最大程度方便治疗。同时,我们也考虑到部分参保人确因病情所需,可按规定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就医,但主要落脚点依然是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门诊就医问题。
2、门诊管理问题不属于我局职能范畴,请向卫健部门反映。
3、主诊医生根据参保人病情提出转诊时,须在“转诊告知单”上注明转诊有效期,参保人在转诊有效期内可根据病情将“转诊告知单”复印后多次使用。市民可就该情况向当地医保分局反映,由分局对违规机构作出查处。
4、门诊开放时间问题不属于我局职能范畴,请向卫健部门反映。
5、近几年,国家新医改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工作,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要求,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我市社区实行的“社区首诊、定点就医”管理制度及发展模式正是按照这个要求建立和发展的。
(1).转诊的核心是由专业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精确诊断,根据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分流,是否符合转诊标准,是一个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必须有一个诊疗的过程,主要由就诊医院的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本院的诊疗技术水平作出综合判断。患者经社区全科医生诊疗后,对超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转诊实质上是诊疗后的一个处理措施,而非简单认为是在信息系统上完成一个办理手续。
(2),转诊天数的规定是按《处方法》,由主诊医生根据疾病诊治需要确定转诊的有效时间,原则上非慢性疾病的转诊有效时间为三天,慢性疾病的有效时间为七天,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转诊有效时间可适当延长。

问政人评分

1分
点评:政府相关人员在接到市民反馈的情况,每次回复的基本都是条例法规。条例法规实际执行中出现了问题,你需要的事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还在给他讲条例,当个复读机。

我要说两句

7参与

5评论

  • Echan05-27
    http:wsxf.gjxfj.gov.cn,大家可以去国家*****局网站上诉该问题,这关乎在座各位的基本民生权益,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点,希望大家不要嫌麻烦,勇于上诉,不要被工作人员的回复迷惑了,不要急着给好评或者差评,千万不要给评价,评价就意味着结束了,相同的投诉不会继续受理,要一直挂着投诉!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cnclixq05-18
    转诊制度对现时整个就诊人员变得毫无意义,反而是一个门砍耽误病情与及愤怒。老人基础疾病居多,大多都要转诊到上级医院开药或打针检查,社区功能只能检查一下血压或普通伤风感冒,可笑的是如果发烧更要验血判断属那种情况,这些社区都不具备的医疗条件。(现在更是疫情又要去镇级医院,而去镇级医院前提就是要转诊)对大多患者简直就是折腾。到社区80%以上的人都要转诊。这点本人深有体会,老父年纪大经常要到医院检查打针开药,每次到社区转诊排队1小时是打底,重点是转诊医师基本是问要转那家医院那个科目,其实就是流水式操作,阿三阿四都可以完成的工作。有何意义?这问题已经多年在不断投诉,但莞式回复让人心寒。以人为本绝对是口头禅。意见接受,原则照旧,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还是我们撇不开的紧紧箍咒!!!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像风一样的女子05-10
    在东莞买了十几年社保,有一次生病了需要去东华检查,去石龙社区医院开个转诊单,排队排了三个小时,说实话我到现在没用过社保,一次都没用过,失望至极。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左仙05-10
    政府相关人员在接到市民反馈的情况,每次回复的基本都是条例法规。条例法规实际执行中出现了问题,你需要的事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还在给他讲条例,当个复读机。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懒羊羊妈咪 05-10
    提到转诊,不得不吐槽一下; 有天,孩子肚子疼,找医生说明小孩子很难受肚子疼,能否先开张转诊单,医生说没发烧 排队等 但有几十个老头 老太太 等着候诊, 为了开一张转诊单 要排队2个钟?孩子情况不等人,怎么办?只能自费用大医院看病! 东莞 新一线城市,为什么服务不能同步升级?! 整个广东也只有东莞是这个模式,实在费解!!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