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东莞外国语学校招生划片归属不合理

JesIYm0Z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2-05-12 12:35:19 状态: 已回复 编号:339660
处理用时:1天10小时20分
强烈要求东莞外国语学校在学校周边寮步东城就近划片招生!! 坚决支持划片招生!!东莞外国语学校靠近东城石井和寮步,但是现在要跳过东城寮步,学位划给莞城,请市教育局给出合理解释? 强烈要求东莞外国语学校在学校周边寮步东城就近划片招生!! 
理由一:《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明确“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 根据东莞市教育局最新的《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今年我市各园区、镇街将继续落实免试入学政策要求,结合“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积极稳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现在东莞市教育局把东莞外国语学校直接划分给莞城,这与文件东莞市教育局自己出台的文件精神都不一致!!
 理由二:教育部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 根据2022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确保2022年招生工作全面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要求,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合理稳定就学预期。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 东莞市教育局对东莞外国语学校学位划分,是与教育部文件精神冲突!! 

 综上,强烈要求东莞外国语学校在学校周边寮步东城就近划片招生!!
问政部门:教育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应由地方政府分级承担属地户籍学生的义务教育责任,按当地户籍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以及办学规模等因素,合理划定辖区内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保障户籍学生在辖区内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从2007年起我市实行市镇“二级办学”教育管理体制,市级承担市属学校的办学和招生任务,园区、镇(街道)承担本辖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和招生任务。由于历史原因,从1995年起,莞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由莞城街道负责,莞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由市级负责并通过市直属公办学校解决莞城户籍学生的初中入学问题。
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莞城户籍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尽管我们通过新建、改扩建方式大力增加市直属公办初中学位,但学位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莞城户籍学生增长速度。今年我们已尽最大努力扩充学位,但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市可园中学和东莞中学三所市属公办学校的初中学位依然无法满足符合条件的莞城小学毕业生的入学需求,经综合考虑,在具有初中学段的市直属学校东莞外国语学校安排学位,就近解决莞城小升初入学缺口问题。
我们非常理解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下来我局将加强研究,通过集团化等方式,将市直属学校的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镇街。目前东莞外国语学校有计划在寮步、东城开展集团化办学,将先进办学理念、优秀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输送到集团学校,推动集团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尚有其他入学问题或意见,可直接致电市教育局基信科,电话:23126112。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3日

问政人评分

3分

我要说两句

6参与

2评论

  • JINMEN99805-16
    这个回复太棒了
    回复 jack张(来自:未知):坚决拥护及支持东莞市教育局的决策。原因如下: 1、从历史到现在,莞城镇街作为东莞市老中心,亦是一直以来的教育重镇。自古以来,对周边镇街乃至全市的教育推动作出巨大贡献。前身属于莞城镇街的一中、二中、三中,目前作为东莞市最好的公办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可园中学,都是扎根在莞城数十年。原属莞城镇街的师范附属小学是整间学校直接搬到东城镇街作为镇属公办小学,即东城现在的莞师附小,以前是莞城的,整间搬到东城了。南城阳光小学也是莞城实验、莞城中心、莞城建设三间小学整班抽过去成立的。在90年代,东莞市为了大力推动全市的教育发展,不但在莞城镇街抽了部分公办初中、小学成立为市属公校,当然包括了整个师资力量。莞城人是一直以来尊重市政府的决策,理解东莞市的大格局观,所以每次收了莞城的公校,都是持支持态度。 2、在过去十几年,莞城镇街由于多了很多人才的流入乃至入口人口越来越多,初中学位紧缺,市教育局一直统筹分配松山湖部分学校给莞城(松山湖莞中分校也是地处莞城120年的东莞中学协助创立的),但松山湖作为东莞市的高新科技强镇、人才不断流入,镇属学位今年缺口大,市教育局结合全市的学位统筹,给予莞城户籍生提供了前述提及的前身是“莞城二中”的东莞外国语学校满足本校小升初的剩余学位分配给莞城抽签。这个决策合情合法合理。 3、莞城的土地本来就紧缺,也保有了很多历史建筑等,为了支持国家政策,一直以来没有大兴土木,这是尊重历史。另外,莞城虽土地紧缺,目前市属的经贸学校、技校、国家开放大学(现校址就是东莞外国语学校前身玉兰中学旧校址)等学校还地处莞城。 4、莞城为东莞市的教育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教育亦是莞城的名片。莞城学校割出去给市属的时候,师资力量也抽调了,莞城一直是包容支持理解。“借钱”容易,“收息“”难,莞城把资源贡献给市里的时候也是市统筹的,把好的资源共享给其他镇街,加上这次给的外国语学校学位是满足了本校小升初剩余的分配的,都不够松山湖莞中以前分的多。再者,外国语是市属学校,市教育局统筹给学位紧缺的莞城合情合理合法。 5、外国语学校在寮步、东城交界,寮步买房入户寮步时也清楚东莞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是莞城和松山湖,寮步的公办初中已经很好了。莞城是老城区,欢迎到莞城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莞城没有要求过把给出去的学校建回来,还不断为全市教育发展输送资源,学位市统筹是合理且有温度的决策。尊重历史。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jack张05-13
    坚决拥护及支持东莞市教育局的决策。原因如下: 1、从历史到现在,莞城镇街作为东莞市老中心,亦是一直以来的教育重镇。自古以来,对周边镇街乃至全市的教育推动作出巨大贡献。前身属于莞城镇街的一中、二中、三中,目前作为东莞市最好的公办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可园中学,都是扎根在莞城数十年。原属莞城镇街的师范附属小学是整间学校直接搬到东城镇街作为镇属公办小学,即东城现在的莞师附小,以前是莞城的,整间搬到东城了。南城阳光小学也是莞城实验、莞城中心、莞城建设三间小学整班抽过去成立的。在90年代,东莞市为了大力推动全市的教育发展,不但在莞城镇街抽了部分公办初中、小学成立为市属公校,当然包括了整个师资力量。莞城人是一直以来尊重市政府的决策,理解东莞市的大格局观,所以每次收了莞城的公校,都是持支持态度。 2、在过去十几年,莞城镇街由于多了很多人才的流入乃至入口人口越来越多,初中学位紧缺,市教育局一直统筹分配松山湖部分学校给莞城(松山湖莞中分校也是地处莞城120年的东莞中学协助创立的),但松山湖作为东莞市的高新科技强镇、人才不断流入,镇属学位今年缺口大,市教育局结合全市的学位统筹,给予莞城户籍生提供了前述提及的前身是“莞城二中”的东莞外国语学校满足本校小升初的剩余学位分配给莞城抽签。这个决策合情合法合理。 3、莞城的土地本来就紧缺,也保有了很多历史建筑等,为了支持国家政策,一直以来没有大兴土木,这是尊重历史。另外,莞城虽土地紧缺,目前市属的经贸学校、技校、国家开放大学(现校址就是东莞外国语学校前身玉兰中学旧校址)等学校还地处莞城。 4、莞城为东莞市的教育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教育亦是莞城的名片。莞城学校割出去给市属的时候,师资力量也抽调了,莞城一直是包容支持理解。“借钱”容易,“收息“”难,莞城把资源贡献给市里的时候也是市统筹的,把好的资源共享给其他镇街,加上这次给的外国语学校学位是满足了本校小升初剩余的分配的,都不够松山湖莞中以前分的多。再者,外国语是市属学校,市教育局统筹给学位紧缺的莞城合情合理合法。 5、外国语学校在寮步、东城交界,寮步买房入户寮步时也清楚东莞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是莞城和松山湖,寮步的公办初中已经很好了。莞城是老城区,欢迎到莞城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莞城没有要求过把给出去的学校建回来,还不断为全市教育发展输送资源,学位市统筹是合理且有温度的决策。尊重历史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