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关于东莞外国语学校划分到莞城学区不合理的情况

南飞燕ASs0y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2-05-12 13:03:09 状态: 已回复 编号:339693
处理用时:1天9小时32分
尊敬的市教育局领导: 
昨天大家都有收到关于地处寮步镇的东莞外国语学校的初高中招生被划分到了莞城区的信息,这严重违背了国家"就近入学政策"。 东莞外国语学校地处寮步,我们附近小区的小孩家门口的学校读不到,却要跑到距离50多分钟到一个小时路程的甚至更远的学校去上学。
请问莞城在哪里?它就近东莞外国语学校吗?很难让我们理解各位领导的思考点在哪里?

请各位领导看看地图,也发给我们小市民看看。
东莞外国语学校附近的小区平时门前接送孩子的车堵满了马路上的每个角落,而这些小区的孩子明明可以走路上学,完全不用占用公共交通资源,现在却要被堵车的情况下跑去离这里50多分钟的车程学校上学!
这是哪门子的就近入学? ???
请各位领导公正办事,切实执行国家"就近入学"的政策! 以服大众!
问政部门:教育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应由地方政府分级承担属地户籍学生的义务教育责任,按当地户籍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以及办学规模等因素,合理划定辖区内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保障户籍学生在辖区内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从2007年起我市实行市镇“二级办学”教育管理体制,市级承担市属学校的办学和招生任务,园区、镇(街道)承担本辖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和招生任务。由于历史原因,从1995年起,莞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由莞城街道负责,莞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由市级负责并通过市直属公办学校解决莞城户籍学生的初中入学问题。
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莞城户籍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尽管我们通过新建、改扩建方式大力增加市直属公办初中学位,但学位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莞城户籍学生增长速度。今年我们已尽最大努力扩充学位,但东莞中学初中部、东莞市可园中学和东莞中学三所市属公办学校的初中学位依然无法满足符合条件的莞城小学毕业生的入学需求,经综合考虑,在具有初中学段的市直属学校东莞外国语学校安排学位,就近解决莞城小升初入学缺口问题。
我们非常理解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下来我局将加强研究,通过集团化等方式,将市直属学校的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镇街。目前东莞外国语学校有计划在寮步、东城开展集团化办学,将先进办学理念、优秀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输送到集团学校,推动集团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尚有其他入学问题或意见,可直接致电市教育局基信科,电话:23126112。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3日

问政人评分

2分
点评:感谢相关部门重视及回复! 正因为市教育局一直以来把市最好的教育资源分配给莞城,导致大量人把户口转入莞城,最终导致学位越来越不够!房价与学区无形中直接绑定,直接加剧了我们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

我要说两句

10参与

5评论

  • 南飞燕ASs0y05-14
    直接复制粘贴吗?
    回复 小傅的小丫(来自:未知):坚决拥护及支持东莞市教育局的决策。原因如下: 1、从历史到现在,莞城镇街作为东莞市老中心,亦是一直以来的教育重镇。自古以来,对周边镇街乃至全市的教育推动作出巨大贡献。前身属于莞城镇街的一中、二中、三中,目前作为东莞市最好的公办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可园中学,都是扎根在莞城数十年。原属莞城镇街的师范附属小学是整间学校直接搬到东城镇街作为镇属公办小学,即东城现在的莞师附小,以前是莞城的,整间搬到东城了。南城阳光小学也是莞城实验、莞城中心、莞城建设三间小学整班抽过去成立的。在90年代,东莞市为了大力推动全市的教育发展,不但在莞城镇街抽了部分公办初中、小学成立为市属公校,当然包括了整个师资力量。莞城人是一直以来尊重市政府的决策,理解东莞市的大格局观,所以每次收了莞城的公校,都是持支持态度。 2、在过去十几年,莞城镇街由于多了很多人才的流入乃至入口人口越来越多,初中学位紧缺,市教育局一直统筹分配松山湖部分学校给莞城(松山湖莞中分校也是地处莞城120年的东莞中学协助创立的),但松山湖作为东莞市的高新科技强镇、人才不断流入,镇属学位今年缺口大,市教育局结合全市的学位统筹,给予莞城户籍生提供了前述提及的前身是“莞城二中”的东莞外国语学校满足本校小升初的剩余学位分配给莞城抽签。这个决策合情合法合理。 3、莞城的土地本来就紧缺,也保有了很多历史建筑等,为了支持国家政策,一直以来没有大兴土木,这是尊重历史。另外,莞城虽土地紧缺,目前市属的经贸学校、技校、国家开放大学(现校址就是东莞外国语学校前身玉兰中学旧校址)等学校还地处莞城。 4、莞城为东莞市的教育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教育亦是莞城的名片。莞城学校割出去给市属的时候,师资力量也抽调了,莞城一直是包容支持理解。“借钱”容易,“收息“”难,莞城把资源贡献给市里的时候也是市统筹的,把好的资源共享给其他镇街,加上这次给的外国语学校学位是满足了本校小升初剩余的分配的,都不够松山湖莞中以前分的多。再者,外国语是市属学校,市教育局统筹给学位紧缺的莞城合情合理合法。 5、外国语学校在寮步、东城交界,寮步买房入户寮步时也清楚东莞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是莞城和松山湖,寮步的公办初中已经很好了。莞城是老城区,欢迎到莞城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莞城没有要求过把给出去的学校建回来,还不断为全市教育发展输送资源,学位市统筹是合理且有温度的决策。尊重历史。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南飞燕ASs0y05-14
    感谢相关领导的重视及回复。但目前的做法仍难服众,这样只会加剧莞城的学位更紧张,因为学校周边小区众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是要被逼迁户口去莞城,难度这是你们想看到的吗?届时莞城的各种老破小房价上涨5-10万,也是你们想看到的吗? 国家鼓励我们生二胎三胎,试问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敢要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南飞燕ASs0y05-14
    复制粘贴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小傅的小丫05-13
    坚决拥护及支持东莞市教育局的决策。原因如下: 1、从历史到现在,莞城镇街作为东莞市老中心,亦是一直以来的教育重镇。自古以来,对周边镇街乃至全市的教育推动作出巨大贡献。前身属于莞城镇街的一中、二中、三中,目前作为东莞市最好的公办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可园中学,都是扎根在莞城数十年。原属莞城镇街的师范附属小学是整间学校直接搬到东城镇街作为镇属公办小学,即东城现在的莞师附小,以前是莞城的,整间搬到东城了。南城阳光小学也是莞城实验、莞城中心、莞城建设三间小学整班抽过去成立的。在90年代,东莞市为了大力推动全市的教育发展,不但在莞城镇街抽了部分公办初中、小学成立为市属公校,当然包括了整个师资力量。莞城人是一直以来尊重市政府的决策,理解东莞市的大格局观,所以每次收了莞城的公校,都是持支持态度。 2、在过去十几年,莞城镇街由于多了很多人才的流入乃至入口人口越来越多,初中学位紧缺,市教育局一直统筹分配松山湖部分学校给莞城(松山湖莞中分校也是地处莞城120年的东莞中学协助创立的),但松山湖作为东莞市的高新科技强镇、人才不断流入,镇属学位今年缺口大,市教育局结合全市的学位统筹,给予莞城户籍生提供了前述提及的前身是“莞城二中”的东莞外国语学校满足本校小升初的剩余学位分配给莞城抽签。这个决策合情合法合理。 3、莞城的土地本来就紧缺,也保有了很多历史建筑等,为了支持国家政策,一直以来没有大兴土木,这是尊重历史。另外,莞城虽土地紧缺,目前市属的经贸学校、技校、国家开放大学(现校址就是东莞外国语学校前身玉兰中学旧校址)等学校还地处莞城。 4、莞城为东莞市的教育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教育亦是莞城的名片。莞城学校割出去给市属的时候,师资力量也抽调了,莞城一直是包容支持理解。“借钱”容易,“收息“”难,莞城把资源贡献给市里的时候也是市统筹的,把好的资源共享给其他镇街,加上这次给的外国语学校学位是满足了本校小升初剩余的分配的,都不够松山湖莞中以前分的多。再者,外国语是市属学校,市教育局统筹给学位紧缺的莞城合情合理合法。 5、外国语学校在寮步、东城交界,寮步买房入户寮步时也清楚东莞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是莞城和松山湖,寮步的公办初中已经很好了。莞城是老城区,欢迎到莞城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莞城没有要求过把给出去的学校建回来,还不断为全市教育发展输送资源,学位市统筹是合理且有温度的决策。尊重历史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jack张05-13
    坚决拥护及支持东莞市教育局的决策。原因如下: 1、从历史到现在,莞城镇街作为东莞市老中心,亦是一直以来的教育重镇。自古以来,对周边镇街乃至全市的教育推动作出巨大贡献。前身属于莞城镇街的一中、二中、三中,目前作为东莞市最好的公办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外国语学校、东莞市可园中学,都是扎根在莞城数十年。原属莞城镇街的师范附属小学是整间学校直接搬到东城镇街作为镇属公办小学,即东城现在的莞师附小,以前是莞城的,整间搬到东城了。南城阳光小学也是莞城实验、莞城中心、莞城建设三间小学整班抽过去成立的。在90年代,东莞市为了大力推动全市的教育发展,不但在莞城镇街抽了部分公办初中、小学成立为市属公校,当然包括了整个师资力量。莞城人是一直以来尊重市政府的决策,理解东莞市的大格局观,所以每次收了莞城的公校,都是持支持态度。 2、在过去十几年,莞城镇街由于多了很多人才的流入乃至入口人口越来越多,初中学位紧缺,市教育局一直统筹分配松山湖部分学校给莞城(松山湖莞中分校也是地处莞城120年的东莞中学协助创立的),但松山湖作为东莞市的高新科技强镇、人才不断流入,镇属学位今年缺口大,市教育局结合全市的学位统筹,给予莞城户籍生提供了前述提及的前身是“莞城二中”的东莞外国语学校满足本校小升初的剩余学位分配给莞城抽签。这个决策合情合法合理。 3、莞城的土地本来就紧缺,也保有了很多历史建筑等,为了支持国家政策,一直以来没有大兴土木,这是尊重历史。另外,莞城虽土地紧缺,目前市属的经贸学校、技校、国家开放大学(现校址就是东莞外国语学校前身玉兰中学旧校址)等学校还地处莞城。 4、莞城为东莞市的教育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力量,教育亦是莞城的名片。莞城学校割出去给市属的时候,师资力量也抽调了,莞城一直是包容支持理解。“借钱”容易,“收息“”难,莞城把资源贡献给市里的时候也是市统筹的,把好的资源共享给其他镇街,加上这次给的外国语学校学位是满足了本校小升初剩余的分配的,都不够松山湖莞中以前分的多。再者,外国语是市属学校,市教育局统筹给学位紧缺的莞城合情合理合法。 5、外国语学校在寮步、东城交界,寮步买房入户寮步时也清楚东莞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是莞城和松山湖,寮步的公办初中已经很好了。莞城是老城区,欢迎到莞城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莞城没有要求过把给出去的学校建回来,还不断为全市教育发展输送资源,学位市统筹是合理且有温度的决策。尊重历史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