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东莞市教育局纠正茶山镇2022年秋季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办法
尊敬的东莞市教育局: 本人于2022年5月13日在东莞阳光网的阳光问政投诉的“关于茶山镇2022年秋季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学区划分违背教育局指导意见的情况投诉”未得到满意答复,现就该事件继续进行投诉,并追加诉求: 1、要求公开此件投诉,接受群众监督。 2、要求东莞市教育局介入,并纠正茶山镇教育局错误的招生办法,而不是由茶山镇教育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自圆其说。强烈要求,公开中心小学的公办学位数,以及划入学区的户籍生源,究竟是有多紧张!! 3、本人诉求的是一个就近入学的教育公平,而不是所谓的择校问题,只要是公立学校,哪所近读哪所。而且据我所知,茶山镇丽江豪园原先是划入茶山圩社区的,不属于茶溪社区的。而不是茶山教育局回复的尊重历史划区的原因,也不是茶山教育局的所谓的一纸学位预警,就可以野蛮地对茶溪社区户籍生全盘拒绝。试问,我花5分钟时间就能就近到校读书,为什么非得忍受半小时的车程,舍近求远?漫长的六年时间,还不算期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终归意难平: 首先,户口迁入到茶山镇的,有一部分迁户居民,实际没有分配到茶溪社区(比如迁入集体户等),此部分属于非茶溪社区户籍。就想问问,茶山镇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招生办法,为何如此歧视茶溪户籍生源? 其次,目前是大数据时代,茶山镇户籍管理部门,对于每年,往年的新入户人口,肯定是能统计出来的,究竟有多少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有多少公办学位分配,都有一盘细账,各位出台招生入学办法的领导,工作方法是不是能仔细一点?科学一点?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了事。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为满足不断增加的户籍适龄学生入读,近几年来,我镇在全市率先投入6亿多元积极推进四所公办中小学全面扩容提质,不断提升公办学位供给能力。但由于我镇新建楼盘很多,导致近几年入户人数剧增,超过学校扩容的速度,暂无法满足所有入户适龄学生入读需求。为此,我镇近几年每年都提前以各种渠道致家长一封信及时提醒家长入户时需谨慎考虑我镇公办学位紧张的现状,作慎重决定。 茶山镇历史上17条村曾都有自己的村办小学,后为整合资源,村办小学联合办学逐渐形成现在的三间公办小学,现在的学区划分正是茶山镇历史沿革演变而来。按《东莞市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强调学区划分的稳定性,我镇学区划分已稳定多年,需尊重学区划分的历史性。近几年,我镇楼盘小区开发较多且分布基本聚集在新石大路附近,如果全部划入中心小学学区,按照目前对学位的测算,远超现在中心小学学位总量的几倍。相关楼盘为了促进销售,可能在销售时误导了家长。近年来我镇教育扩容提质注重学校均衡发展,三所公办小学均配有饭堂、午托室及430课后服务,硬件设施设备得到较大的改善,通过集团化办学,全镇办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目前我镇三所公办小学办学质量、硬件设施设备是均衡的,请家长放心。对行动不便的学生或特困生,我镇将按政策做好安排,全力保障学生入学。 我镇非常重视教育的公平性,目前,我镇正积极推进公办学校和幼儿园的扩容建设,同时积极筹划未来学校建设和布局,但由于全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及我市入户政策的放开,入户人群数量的增长与教育设施扩容及布局难以在短期内匹配,需要时间逐步解决,近几年我镇在努力解决新入户适龄学生入读公办学校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暂难以满足绝对按照空间距离入学的需求,请各位家长理解,我镇会重视每一位家长的诉求,竭尽所能在未来满足更多适龄学生入读的需求。如有疑问,请联系茶山镇教育管理中心,联系电话:81831919。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0参与
2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