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石龙中学强制研学,研学安排极不合理

igst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3-03-26 18:19:40 状态: 已回复 编号:393865
处理用时:7天15小时59分
1.强制参加高中阶段的研学活动,学校方面警告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否则扣学分,不能参加高考?
2.研学活动收费高且不合理,省外研学五天四夜,收费接近5000元,远高于市场价。
3.石龙中学每条研学路线只限90人参加,学生需要去抢名额,而且一旦报名则不可更改。并且研学伙伴随机分配,没有给学生任何选择的余地。这样设置规则,学校方面倒是大大节省功夫,学生们花这么多钱,却被强制和不认识的人一起,只能和陌生人尴尬的同游。这样的安排方式对学校来说是省事的,但研学本就是和伙伴相互互动,相互学习的过程,这样做我认为是有违研学的宗旨的,也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
问政部门:教育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来件已收悉,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支持。现就您的留言回复如下: 经了解,石龙中学对高一高二学生进行研学目的地意向摸底投票调查后,确定组织高一学生到省内8个研学目的地(深圳、珠海、潮汕、韶关、清远、湛江、江门、梅州)开展为期3天的研学活动;组织高二学生到省外8个研学目的地(西安、江苏、福建、浙江、湖南、贵州、湖北、广西)开展为期5天的研学活动。通过公开招标,经由高一、高二级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代表构成按照“家长代表不少于60%、学生和家长代表不少于80%的规定”确定)组成的评标小组现场投票,最终东莞市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广东研学教育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中标,共同承办该校此次2个年级的研学旅行课程,所有线路的研学内容和支出费用明细在招标时公布,接受家长监督和查询(高一最高费用为湛江3天研学课程2180元/人,最低费用为梅州3天研学课程1450元/人;高二最高费用为杭州—上海5天研学课程4980元/人,最低费用为广西5天研学课程3480元/人)。学生自愿为原则报名参与研学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综合实践课程,按规定赋学分。因各种原因不参加本次研学的学生可通过参加校外志愿服务或其他研学活动来获取学分,需统一安排在学校自修,并安排老师给予辅导,如有特殊原因的按规定请假,没发现不准请假、强迫学生参加情况以及“强迫消费”等问题。 该校在自查中发现目前因全国各地各校扎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导致酒店、交通、用餐等费用上涨,出行成本上升等问题,且由于学生正式选课与前期摸底调查情况不一致,导致路线设置未能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要求。综上,石龙中学正在考虑调整高一、高二年级的研学活动安排,详情请留意学校通知。 我局已要求市石龙中学严格按照《东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指引(试行)》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按照文件整改,合理调整研学路线,提升活动的可选择性,提高对第三方承办机构遴选的透明度,及时公示研学有关安排及收费情况,加强家长、学生沟通,接受社会的监督,提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育人效果。 感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3日

问政人评分

3分

我要说两句

11参与

7评论

  • 小篮鞋04-10
    自愿参加是不可能的,说是这么说,最后安排点什么任务之类的给你,你能不参加?恶心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wangyh04-03
    太贵了,有这个必要吗?,所谓研学不就是花钱去旅游吧,花高价钱去旅游,学校的目地何在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wangyh04-03
    太不把家长的钱当钱了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东莞智者03-30
    “自愿参加”,实则是要求全部能参加,不参加者要有医院出具身体有异常的证明才可以不参加,问我们的教育部门,到底是为哪般?为了利益吗?一定要去省外研学?省内不行?市内不行?教育部有明文规定吗?建议大家去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留言,整顿教育的不正之风。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该用户已重置03-27
    表面说自愿参加,实质强制(因为研学有学分)!为什么高二每条路线都那么贵!不能有高中低三档吗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银银银银03-27
    豪华团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双金之名03-27
    5000研学费用是不是太高了,高中学习这么紧张还出去玩这么多天,是应该投诉一下
    来自:未知
    回复
    3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