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大东莞医保条件就是好,一年报销899

ᥬᥬ? ᭄᭄努力赚钱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3-07-15 08:57:23 状态: 已回复 编号:413031
处理用时:5天4小时31分
东莞2023出台了医保新政策,转诊门诊的年额度竟然只有899,试问如今医院看病本就贵,如果很多慢性病社区医院能检查或治疗老百姓也不会往大医院跑,899的额度,能在大医院检查几次?每个月的社保费用都不少交,怎么到老百姓需要用时转诊鸡肋,报销额度更加鸡肋,试问如果是这样大多数的人的医保还有必要坚持缴费么?为什么东莞能与广州深圳的额度差距如此之大?
一年自费交社保交了三千多,今年7月份社保又涨一百块一个月,到头到一年报销899,这和抢钱有区别吗,还说住院可以报销多少多少,那那些喝茶的领导,是不是看一个什么病都去住院。真是喝着茶不显事大,真不知道这玩意,是那一个晃起有水声的人想出来的。
问政部门:医保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实施后,到首诊社区机构就医报销,维持不设报销限额,所谓门诊报销限额,仅仅针对医院就医报销,即使在医院就医,限额用完了,还可以继续回社卫机构就诊报销,并不是限额用完就没有了保障。此外,在市内医疗机构急救抢救也是不设报销限额。 
一直以来,我市都保持较低的医保缴费,尽可能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要,以我市职工医保为例,平均每年缴费约1500元(其中职工个人缴费仅约为270元/年,22.5元/月)。按参保人缴费10年计算,基金共收缴1.5万元的保费(其中个人2700元),而我市参保人普通住院次均费用约为1.55万元,统筹次均就支付了1.1万元,这仅仅是一次住院,还不包括门特、普通门诊的待遇支出。如果忽略其他方面的保障,将全部缴费都用于普通门诊保障上,固然可以提高门诊限额,但是住院、门诊特定病种等动辄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大费用将无法保障。所以说,医保基金没有办法做到“大包大揽”,完全放开自由就医且不设限额并不切合实际,我们还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基本功能,避免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保障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此次门诊共济改革,实际也是对基金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统筹基金共济能力,充分发挥“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机制,这一报销限额标准的设置,我们是经过了科学的测算,以“保基本、可持续”为原则考虑的。而且,医院门诊报销限额不等于定额,是与参保人平均工资挂钩,每年会动态调整,根据过往数据预测,每年都会有约10%的涨幅,比如今年,限额根据基数变化已经上涨至889元,比去年上涨了11.7%。 
下来,市医保局也将根据政策实际运行情况,结合群众诉求,积极协同市卫生健康部门,提高我市社区门诊诊疗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我市门诊待遇标准,包括提高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等。 
感谢您对我市医疗保障事业的支持和关注!祝您:身体安康!幸福快乐!

问政人评分

3分

我要说两句

18参与

7评论

  • 东莞卑微市民07-26
    绝了 金卡银卡还不让个人申请 真的是官僚和等级主义
    回复 山旮旯(来自:未知):首先是东莞社保划分金银卡;再到东莞人人投诉的转诊难;现在又到看病报销低限额889。。。 东莞的医保制度所谓的改进,真的是没完没了,为了做到开源节流,到头来官员不懂百姓苦。。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山旮旯07-22
    首先是东莞社保划分金银卡;再到东莞人人投诉的转诊难;现在又到看病报销低限额889。。。 东莞的医保制度所谓的改进,真的是没完没了,为了做到开源节流,到头来官员不懂百姓苦。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大市民07-21
    一句话,医保没钱!解决方法:开源节流。我们平常要多锻炼,自己要多保重。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米兰4HBjT07-16
    对 你们好会说 没错 5000我感觉总该有 吧 没有想到这么少
    回复 我心永恒11(来自:未知):东莞的转诊是个奇葩政策,现在又来个一年限额899,脑子不是进了水,绝对想不出这样的政策,老百姓一年缴纳那么多的医保,还有意义吗?天天把不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这口号挂在嘴边,能不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来自:未知
    回复
    4
    举报
  • 当家做主07-15
    反正我们老百姓不重要
    来自:未知
    回复
    3
    举报
  • 我心永恒1107-15
    东莞的转诊是个奇葩政策,现在又来个一年限额899,脑子不是进了水,绝对想不出这样的政策,老百姓一年缴纳那么多的医保,还有意义吗?天天把不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这口号挂在嘴边,能不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来自:未知
    回复
    5
    举报
  • 米兰4HBjT07-15
    那一个晃起有水声的人想出来
    来自:未知
    回复
    3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