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医保报销比例
广深两大一线城市之间的东莞成了医疗保障的奇葩城市: 1. 之前看病必须转诊,现在跨居住地就医需要定点,不然无法报销。同为东莞医保,却被限制只能在当地村卫生站享受同等比例的医保报销。这是东莞把各镇区各村划分了等级门槛了吗?! 2. 医保报销比例不合理。 医保缴费是按照东莞市的缴费比例缴纳,就医报销比例却分了社区定点和非定点。为何?既然报销分了档次,那缴费是不是也分高低档次呢。麻烦提高非定点医院的比例, 到了三甲医院只35%,合适吗? 3. 医保报销金额太少。医保门诊报销总额度才800元,个人医保缴费总额远超过可报销额度,那买医保的意义在哪里?报销的钱比交医保的钱少,每次报销的比例还很低。正常逻辑,是鼓励大家不买医保,直接自掏腰包看病吧。交的钱多,真的需要看病时,报销的还没交医保的多,那还交什么医保呢。 望东莞医保局,人社部多向广深学习,如何统筹医保缴费和报销政策,希望我们的东莞越来越好,不要让人都流失到其他市了,谢谢!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如确实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将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相关调整,感谢您对我市医保工作的关心!
9参与
4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