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时候撕掉脏乱差的标签了
东莞已跃升为新一线城市,这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工业城市,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当地的人民收入水平和政府的财政收入都位列前茅。但是,当我们走出去再回来的时候,才发现,东莞市的卫生环境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城市人口密度大,特别是城中村里,垃圾桶投放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在镇街主干道路上,两三公里的街道都难以看见一个垃圾桶,市民只能将生活垃圾丢弃在道路旁堆积如山,夏天臭气熏天,滋生蚊蝇老鼠传播病菌。市政卫生仅仅靠环卫工人来回不停地清扫。这样的措施实在太低效了。人民扔垃圾的频率远远大于环卫工打扫的速度。有爱护环境的人走了半天的路却在路边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要让人民撕掉对东莞脏乱差的标签,我认为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全镇街道及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公园,加大垃圾桶的投放数量,做到300米一个垃圾桶 二,严抓环境卫生。每个商铺负责门前没有垃圾,经发现警告多次不整改的,处城市卫生建设罚金 三,严抓个人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经发现不听劝告的,处20元罚金。乱扔垃圾的老人屡劝不改的,通知子女的单位,罚金从子女的工资里扣除。 四,学校里大力宣扬公共道德,爱护环境,爱护城市卫生需要从小培养意识。
尊敬的市民朋友: 感谢您对我局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关于您提出的建议,现结合我局具体工作职能回复如下: 为切实规范全市垃圾桶(果皮箱)设置及日常管理,我局制定了规范设置垃圾桶以及环卫保洁管理分级分类工作指引,明确各类场所垃圾桶设置及保洁工作要求,指导各镇街(园区)规范设桶并加强日常保洁。对于占用机动车道、斑马线,以及设置过多过密的点位,因为存在风险隐患及产生卫生黑点等原因,予以“撤桶并点”以消除安全隐患和“脏乱差”。针对部分镇街(园区)“撤桶”不规范,造成市民群众不便的问题,我局将持续指导各有关单位科学规范设桶,对于人流量大的区域将按照实际情况增设垃圾桶果皮箱。同时,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全市垃圾桶(果皮箱)管理:一是落实上门收集垃圾服务,增加生活垃圾收运频次、指导各镇街(园区)安排专门的生活垃圾收集人员,科学设计收运路线,提升上门收集垃圾服务,加大收运频次,确保果皮箱及垃圾桶无满溢、周边无散落垃圾,提倡垃圾不落地和直收直运,杜绝收集转运过程的二次污染。二是推广新型环卫设备应用,提升环卫作业工作效率。指导各城管分局、市容环卫中心、环卫企业及时淘汰老旧的设备,引进功能齐全的新能源环卫设备,普推广小型新型环卫设备在各村(社区)背街小巷、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场景使用,倡导组合式作业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效率及效果,提高我市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作业工作强度。三是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引导,争取市民群众支持配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展“撤桶”行动宣传,同时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撤桶、上门收集垃圾、爱护环境卫生、垃圾不落地等宣传标语,筑牢宣传“主阵地”。另一方面督促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要制定强而有力的约束条款,避免流于形式,甚至成了“一纸空文”。此外,将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桶边引导”,广泛宣传“撤桶”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周边居民知晓度和支持度。 我局持续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全市域积极推进城管片长制,城管片长全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进一步规范辖区经营秩序,维护整洁有序的街面环境,保障良好的环境秩序。同时,通过城管片长实行“六巡三访一执法”,对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六乱”等行为的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用规范、快速的执法手段实施适度的“小微执法”,既依法法规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也善于劝导立行立改实施免罚,营造文明、和谐、整洁的城市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局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指出我们的不足,继续为我们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1参与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