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强烈建议“取消体育中考引体向上”

微信用lJ2eg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4-10-25 15:48:20 状态: 已回复 编号:484773
处理用时:5天1小时46分
东莞市教育部门:
初三体育中考“引体向上”项目难度过大,对体重过重学生非常不友好,让大部分男生体育考试难以达到满分。有消息称2025年体育中考女生取消“云梯”,那么男生也应该同步取消“引体向上”项目,改为仰卧起坐。
引体向上项目难度过大,部分学生为了提高体育分数,加大强度锻炼让上肢导致不同程度受伤。把体育锻炼变成压榨式锻炼,成为损害身体和积极性的科目,反而会磨灭了孩子们的兴趣。中考过后并没有学成一门体育技能。这不是教育的初中。
校园体育锻炼应该是快乐向上,让学生在学习中强健体魄,学习体育技能。故我呼吁取消体育中考“引体向上”项目,改为积极向上的技能体育项目。
问政部门:教育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
您好!来件已收悉,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根据您反映的问题,现回复如下:
根据《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方案2019年修订》考试项目包括:男生引体向上、双杠一分钟杠端跳起支撑前摆下、 一分钟直腿仰卧两头起,女生平行梯悬垂攀移、双杠一分钟杠端跳起支撑前摆下、一分钟直腿仰卧两头起,每年考前由市中招办从以上内容中统一抽取男、女各一项内容进行考试。2025年的中考体育项目尚未确定,我局将尽快抽取确定公布2025年中考体育项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锻炼提升。
将引体向上纳入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1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测试结果显示我市学生握力水平严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由于学生长时间久坐低头学习,导致学生颈椎、腰椎处的关节发生劳损,出现韧带增厚椎肩盘突出的现象频发。在项目设计中,我们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为标尺,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了一类和二类评分标准,其中二类评分标准明确了对象为:身体发育异常、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畸形等仍然能上体育实践课的考生。学生因先天疾病、肥胖、营养不良等原因可以按照二类考生标准考试或提供相关证明进行免考、择考。
之所以学生在学练引体向上时容易出现手受伤的现象,经调研,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练时,多数学生表现出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未能有效地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和用进废退原理进行学练,导致手起水泡、破皮等现象频发。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力度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指导,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接下来,我局会主动联系周边地市,调研借鉴学习他们的先进做法,优化我市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及组考安排,尽量让考生有更多选择、评分标准更合理公平。
感谢您的建议,如您如尚有疑问或困难,可联系孩子所在学校的体育老师,也可联系市中招办(联系电话:0769-23126162),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4年10月30日

问政人评分

3分

我要说两句

10参与

8评论

  • 小辰子952710-31
    现在的孩子,肩部能抗手不能提,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才对,学生时代都不好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难道指望出社会入职场后去健身房请私教锻炼?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dgk201910-31
    就一问你家一个孩子就要取消?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玉带河10-31
    是不是也可以投诉中考别考数学了,数学对很多人来说也很难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weirou10-30
    初中生引体向上很难嘛?为什么不考虑下是小孩子吃太肥了?中考体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有个良好的体魄。你引体向上都做不了就废了,改成其他的项目一样是废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用户vBL8QP10-29
    尊重个体差异,学习深圳,增加选考项目,让学生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运动并且哪怕是在考试完后也愿意去坚持,从而真正的达到受用一生的强身健体目的。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訫pks10-26
    上届都是这样过来的凭什么你们不行?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没有昵称10-26
    赞同!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 群众10-25
    附议!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