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可园隧道必须修筑非机动车道

san123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4-11-29 14:59:46 状态: 已回复 编号:491139
处理用时:6天2小时48分
今天29号东莞交通公众号发布万江桥重建的四个方案,除了方案一修建可园隧道外均提示桥梁不满足可园文物保护限高要求,先不说限高合不合理,有没有用,这个方案征集一看就没有诚意,明摆着就是要选第一个方案。
对于方案一的可园隧道方案,写着隧道无法修建非机动车道,我觉得不合理,我认为将来选中方案一,必须要设计在隧道内修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原因如下:
1、绕路且万福路承接能力不足。万江桥位于主干道莞穗路,是传统的出行通道,人口也集中于主干道周围,因此必然有群众需要步行或者驾驶非机动车通过桥梁。方案一所示在北部可园北路修建慢行桥梁接壤万福路,从教育路口到可园门前,地图测距显示要827米,如果按照慢行桥绕行,则需1.2公里,多了400米,无论是行人还是电动车,都不会喜欢这样绕路。并且万福路本身不是主干道,顶多算次主干,人行道窄,不适合承接如此大的人流和非机动车车流。
2、不设置非机动车道照样有电动车会闯入隧道。远的不说,就说近的,银龙北路的银龙桥,设计桥上的人行道需要通过天桥引到地上的人行道,看似照顾了需要,其实并没有多少车经过,上下推车麻烦。最后还是得封闭两条机动车道让路电动车。在广州的金沙洲大桥,洲头咀隧道都是现成的例子。设计只准走汽车,最后还得通过各种小修小补妥协,不如直接遵循群众的出行习惯,一开始就在隧道设计非机动车道。
3、如今的万江桥1970年代就存在,当时公路远远不如现在发达,正是水运如日中天的时候。现在水运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是不是还有必要说照顾航道通行而拆除桥梁,如果说有高度限制,那么慢行桥是不是也会妨碍航行,如果慢性桥修得非常高,像黎川大桥那样,那看起来也不方便上桥,最后非机动车还是涌入隧道里面。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们要修隧道必须设置非机动车道,可以考虑将其修筑在两根隧道中间,接入路口或者天桥接驳,这样可以避免与车流发生冲突。
问政部门:交通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本项目隧道长度约2.1公里,根据《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行车隧道内不得设置同孔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目前,过江慢行桥的选址为初步选址方案,后续将结合大可园片区整体规划、三江六岸整体规划、区域慢行交通出行特征,进一步优化过江慢行桥选址,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非机动车便利通行需求,慢行桥两端设置适宜的坡道衔接地面非机动车道,尽可能满足周边市民的慢行交通出行需求。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问政人评分

3分

我要说两句

2参与

1评论

  • cms12301-09
    都知道四个方案摆明了只能选方案一,走流程而已啦!人家两张嘴,多说也说不过,在两张嘴看来就是废话。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