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们是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学生,我们团队组织调研了《城市公共交通大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协调演进:构建高质量韧性交通生命体新范式》发现:东莞市由于是典型的“组团式”城市,各镇街相对独立,城市中心不突出,导致公交线路难以形成高效网络。工业用地占比高,居住区与工业区分离明显,通勤需求分散,增加了公交运营的难度。部分区域道路狭窄,公交专用道不足,导致公交车辆通行效率低。公交线网及站点候车环境等长期未优化调整,导致公交车全链条出行便捷性、舒适度较差,难以满足新的经济环境和生活情境下新的公交出行需求,对市民吸引力不足。主要包括:(1)站点换乘距离较远、班次衔接不匹配以及部分设施不够完善,如:东莞火车站地铁站、西平站、鸿福路站与部分公交车站之间的换乘距离较远。(2)线网方面:部分线路走向不够协调,存在线路重叠,东莞市现有的X18路、G11路、330路、202路等与地铁2号线重叠过长,其中202路与2号线完全重叠,是否可适当调整线路走向,缩短重叠长度或取消部分线路。通过改变公交部分线路走向使它和轨道线路重叠的长度小于4-5个公交站间距,避免不必要的竞争。东莞市常规公交G6路起点在榴花公园地铁站吸引范围,同时又与2号线存在竞争路段。(3)运营协调分析:运力匹配与时刻表有待优化,如34路公交接驳线路服务时间不够长,无法满足乘客的换乘需求。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收到反映的情况后,工作人员于2025年3月7日15:46致电回访您,但由于无法接通无法与您取得联系。经查,1.关于站点换乘距离较远以及部分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的问题,需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出发,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协同推动,至于班次衔接不匹配问题,公交公司将结合出行需求情况持续优化调整。2.至于线网方面,提出“部分公交线路与地铁2号线重叠过长”,针对该点也结合某些城市类似情况做过研究分析,主要是由于公交站点站距比地铁地小,在一定程度不存在竞争关系,反而形成了一定的互补;在实际线路运营中,与地铁2号线重叠过长的线路202路等,在重叠路段上实际出行需求较大,属于高客流线路。3.关于运营协调,运力匹配与时刻表优化上,公交公司将深入分析线路的出行规律以及出行需求,持续优化调整。如后续有其他公交方面的疑问,请联系东莞巴士有限公司,联系电话:960163。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参与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