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为啥城建这么差?
尊敬的市领导: 作为新一线城市,东莞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轨道交通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目前东莞仅开通地铁2号线(单线运营),覆盖范围极其有限,与广深等周边城市的地铁网络衔接不足,市民跨镇街通勤、就医、就学仍主要依赖私家车和公交,加剧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主要问题反映: 1. 地铁网络薄弱:全市仅一条地铁线路(2号线),无法串联核心经济区(如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和人口密集镇街(长安、虎门等); 2. 规划推进缓慢: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20-2035年),1号线、3号线等线路规划多年仍未全面开工,市民对建设进度存疑; 3. 区域联动不足:与广州、深圳地铁接驳站点少(仅虎门高铁站等零星连接),制约“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实现。 具体建议: 1. 提速在建线路:加快地铁1号线建设进度,明确2号线三期、3号线开工时间表并向社会公示; 2. 优化线网规划:优先覆盖人口超50万的镇街(如长安、厚街)及产业核心区,增设与广深地铁的直连站点; 3. 强化统筹协调:争取省级层面支持,推动大湾区轨道交通资金、审批资源向东莞倾斜; 4. 完善接驳体系:在地铁未覆盖区域加密公交微循环线路,推广“地铁+共享单车”无缝衔接。 呼吁1号线2026年全线通车”“增设松山湖-深圳光明地铁连接线” 2. 引用数据增强说服力(如“东莞汽车保有量超400万辆,居全省前列”“跨镇通勤耗时平均超1小时”) 东莞作为GDP过万亿城市,亟需以轨道交通重塑城市骨架。望政府重视民意,早日建成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助力城市能级提升!
您好!您提出的市轨道交通有关问题收悉。经研究,现就您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进已批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的建设。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已完成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和区间贯通,工程进度状况总体良好,正在按照工期计划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底开通试运营;2号线三期已全面开工,工程进展总体顺利,预计2028年开通试运营;3号线一期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将结合审批情况适时启动。1号线一期串联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新城和东南临深片区,2号线三期与运营的2号线一、二期串联中心城区和滨海湾新区、虎门地区,3号线一期串联滨海湾新区、松山湖、长安、常平等地区,上述项目建成后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二、同时,我市会同广州、深圳市正在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前期已就多处莞穗、莞深城市轨道交通对接通道达成共识,并开展了东莞1号线与广州5号线及深圳6号线支线、东莞2号线与深圳20号线、东莞3号线与深圳11号线、深圳10号线东延线等对接线路的建设规划研究工作。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强化与广深的合作,共同加快推进莞穗、莞深跨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推动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8参与
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