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阳光热线问政
阳光问政>问政详情

东莞市政府何时可以出台文件,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文件要求?给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和升学机会!

用户ukQgPJ 来自:未知 发布日期2025-03-25 15:08:46 状态: 已回复 编号:509777
处理用时:7天2小时43分
您好!我是一名学生家长,在东莞工作20多年。孩子在东莞出生,在东莞长大,目前就读七年级,户籍为非东莞户籍,我的东莞居住证和社保均超过20年,孩子即将面临中考。据了解,目前东莞市的中考政策,本市户籍学生与外市户籍学生在中考录取上有分数差异,部分公办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差异还比较大,相差几十分。东莞市作为一个一线经济大市,“双万”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外地人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东莞,成就了东莞,但东莞给了这些“新莞人”什么?连他们最在乎的子女受公平教育的机会都没得到!我们需要“享受与当地户籍学生同等待遇”的录取政策,希望政府保障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和升学机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在2023年8月发文: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政策、教育评价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广东省教育厅印发《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实施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考试招生享受与当地户籍学生同等待遇的办法,保障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我们东莞市的邻市惠州市,10年前的中考政策,户籍生和非户籍生“同等待遇,一线到底”。教育公平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公平。在国家和省政府都有文件明确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和升学机会”的情况下,东莞市政府何时可以出台文件,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文件要求?给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和升学机会!
问政部门:教育局
分享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
您好!来件已收悉,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支持。根据您的问题,现回复如下:
高中阶段学习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按国家和省政策规定随迁子女在东莞报考普通高中实行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承载力的原则。为此,东莞市为照顾外市户籍随迁子女学生,每年都分配一定数量的公办普高名额专门接纳外市随迁子女报读。为使更多随迁子女入读公办普高,2021-2024年,我市在公办普高中招收随迁子女分别从4200人增至4800人,有较大幅度递增。
随迁子女招生单独列计划,单独划线,分数线高低受考生人数和报考者分数等因素影响。往年和今年都出现过同一个学校随迁子女学生分数线低于本市户籍学生分数线的情况。民办普高、中等职业学校各学校录取时同分同线,随迁子女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读。在考生报名中考前,可选择在东莞参加中考或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
如市民尚有疑问,可联系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联系电话:0769-23126162)咨询。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日

问政人评分

1分

我要说两句

3参与

3评论

  • 垃圾开元滚04-11
    想多了,慢慢推进!
    来自:未知
    回复
    0
    举报
  • 用户ukQgPJ04-07
    上述回复,没有正面回复我关切的问题:1.东莞市政府、教育局何时可以出台文件,落实国家和省政府的文件中关于推进随迁子女升学的地方性政策文件?2.政府如何保障随迁子女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和升学机会。民办普高、中等职业学校录取时可以同分同线,为什么公办高中录取不可以“同分同线”?对随迁子女中考报考录取在学籍、社保、居住证等有“三个三”的要求,为何不能“同分同线”录取?3.每年有几万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公办普高中招收随迁子女才4800人,还说“有较大幅度递增”,教育公平何在?这就是一座“双万”城市市政府、教育局的格局!
    来自:未知
    回复
    1
    举报
  • 楠枫04-03
    回复的一句话就是你可以选择不在东莞中考,回户籍所在地
    来自:未知
    回复
    2
    举报
加载更多内容
  • 知东莞App
  • 东莞广播电视台
    微信公众号
  • 东莞阳光网微博
  • 东莞阳光网
    微信公众号
  • 东莞电台
    微信公众号
  • 莞视频微博
  • 民生视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