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合理使用教辅书的建议
尊敬的教育部门领导: 您好! 近年来,“减负”政策在部分地区出现“一刀切”现象,部分小学禁止使用任何教辅书、练习册。这种做法看似减压,实则可能影响学习效果,还加重了家长负担。为此,建议允许小学在教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教辅书,具体如下: 首先,教辅书是课堂知识的必要补充。小学阶段知识点需通过练习巩固,优质教辅书的分层习题、典型例题,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查漏补缺——比如数学的计算技巧、语文的字词运用,只有通过适度练习才能从“听懂”到“会用”。若完全禁止,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因缺乏系统练习掉队,反而打击学习信心。 其次,“禁教辅”易将责任转嫁给家长,加重家庭负担。当前多数家长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未必专业。学校不提供规范练习材料,家长不得不自行寻找资料、辅导作业,甚至为孩子报高价辅导班。这不仅占用家长本就紧张的时间,更推高了养育成本——买资料的费用、辅导的精力,都让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重。长此以往,“减负”反而变成“增负”,让家长在工作与育儿的双重压力下更显疲惫。 再者,科学用教辅与“减负”不矛盾。关键是“合理”:由学校筛选教育部门推荐的正规教辅,教师结合课堂重点布置,控制练习量,避免重复刷题。这样既能精准巩固知识,又能减少家长焦虑。 最后,过度“减负”可能加剧养育压力。若学校弱化知识巩固环节,家长被迫承担更多教育责任,会让“养娃成本高”的感受更强烈,长期可能影响生育意愿。 建议明确“科学减负”标准:允许小学在教师指导下选用优质教辅,控制总量,同时规范教辅市场。让“减负”回归“高效学习、快乐成长”的本质,既帮学生巩固知识,也为家长松绑。 恳请领导考虑以上建议,为小学生营造更科学的学习环境!!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尊敬的家长,您反馈的教辅问题收悉,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支持,现回复如下: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各地各校需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工作,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进行分类规范管理,并不是禁止教辅进校园,中小学校均可按照上级的规范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应教辅资源。其中:小学阶段由省教育厅在粤教翔云上线了线上教辅资源,学校均可下载统一打印免费供学生使用,新华书店教育书店也会出版对应线上资源的线下出版物,学校可以向书店征订,免费供学生使用。初中阶段规范开展教辅选用推荐征订工作,省教育厅提供了2025年广东省初中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所有学校均可按要求通过东莞市新华书店和东莞市教育书店选用征订目录内的教辅材料供学生使用。高中阶段教辅材料实行学校自主审核选用,学校建立组织审核制度,按照上级“四项规定”要求自主选择适合本校学情的教辅材料,并对结果进行公示,提供教辅供学生使用。若家长还有疑问,可联系教育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电话:28330830)进行咨询。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当前为蚊虫高发期,请您注意防蚊灭蚊。欢迎搜索“一键找城管“微信小程序参加“防蚊媒 全莞拍”有奖公益行动。
0参与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