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富社区未设立奖学金的投诉信
尊敬的长富社区管理部门: 我是长富社区的一名居民,近期关注到厚街镇多个社区(如新围、宝屯、溪头等)均公布了2025年奖学金方案,奖励金额从数千元至30万元不等,覆盖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各学段学生,且对考入顶尖高校的学子提供高额激励。相比之下,长富社区仅依据《大朗镇慈善助学办法》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金(如低保、低收入家庭等),未设立任何面向普通学生的奖学金制度。这种差异不仅显失公平,更可能打击社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此提出以下质疑与建议: 1. 政策不均衡,损害教育公平性 厚街镇其他社区通过奖学金显著提升了居民的教育投入热情,例如溪头社区对清华北大本科生奖励20万元,陈屋社区对985高校学生奖励5万元,并覆盖小升初、中考等多学段。而长富社区仅限定贫困生资助,忽略了优秀学生的激励需求。这种政策差异可能导致社区人才外流,削弱本地教育竞争力。 2. 助学金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根据回复,长富社区的助学金仅针对低保、低收入或突发困难家庭,但多数普通家庭学生同样面临教育成本压力。例如,下汴社区不仅提供奖学金,还为幼儿园至大学生提供学费补贴和交通补助。若社区仅依赖慈善助学,而缺乏普惠性奖励机制,将难以全面支持居民教育发展。 3. 建议与诉求 • 设立综合奖学金制度:参考厚街镇其他社区方案,按学段和学业表现分级奖励,尤其对高考、考研优秀学子给予专项激励。 • 拓宽资金来源:可通过社区集体经济、企业捐助或镇政府拨款等渠道筹措资金,而非仅依赖慈善会。例如,贵州双井镇通过社会筹资持续9年发放奖学金,显著提升当地升学率。 • 明确公示政策与时间表:若短期内无法实施,请公开说明原因及未来计划,避免居民误解。 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基石,奖学金的缺失不仅影响学生积极性,更可能加剧资源分配不公。恳请社区重视此问题,尽快制定公平、透明的奖励政策,与其他社区共同营造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长富社区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以往的助学申请工作是根据镇慈善会的助学办法开展,并由镇慈善会拔款,社区代发。其它村(社区)有实行股份制、分红等经济收入,因此有实行中高考助学政策,2025年4月1日镇慈善会已废止2022年8月23日起实施的《大朗镇慈善助学办法》,并执行新的《大朗镇慈善助学办法》。办法明确只有符合贫困资助条件之一的学生才能申请助学金,其中包括: 1. 低保家庭的学生; 2. 低保边缘家庭的学生(即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下,且不得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学生); 3. 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突发事故等原因导致家庭临时贫困的其他学生。 新的助学办法已在大朗镇政府官网公布。如有疑问可联系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或社区,长富社区:0769-81198203;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0769-81124068。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0参与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