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地铁3号线是否可以经过大朗镇站,实施的可行性很高
沣沣
来自:北京市 发布日期2025-11-02 18:34:36
状态:
已受理
编号:548285
1. 强化产业协同效应 大朗镇是全球最大的毛织品贸易中心(年交易额超600亿元),拥有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 ;松山湖则聚集了华为、OPPO等龙头企业,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千亿级产业生态 。3号线若贯通两地,可实现松山湖研发+大朗制造的产业链垂直整合。例如,华为终端产品的精密组件可通过轨道交通快速输送至大朗加工基地,物流时效提升40%以上。 2. 激活松山湖-大朗创新走廊 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3.4%(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拥有22万高技能人才 。大朗镇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 。3号线可串联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朗毛织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通道。 3. 对接深圳西部发展轴 3号线一期规划与深圳地铁11号线在长安站接驳,若延伸至大朗,可将深圳前海、宝安的创新资源与东莞中部制造腹地直接连通。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为例,其新材料研发成果可通过3号线快速落地大朗的智能装备产业,促进深莞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民生需求:破解交通瓶颈 1. 日均通勤需求超10万人次 松山湖与大朗镇直线距离仅8公里,但现状通勤依赖松佛路、迎宾路等主干道。据高德地图数据,高峰时段松佛路大朗段平均时速不足20公里,单程通勤时间普遍超过40分钟。3号线若开通,可将两地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直接服务华为、易事特等企业的跨区域员工。 2. 填补公共交通空白 目前大朗镇至松山湖仅有385路、328路等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不足5000人次,且末班车时间较早(约20:30) 。夜间打车难问题突出,三轮车非法营运现象频发。3号线若设大朗站,可与莞惠城际大朗镇站形成换乘枢纽,构建“轨道交通+公交+慢行”的立体交通网络。
1参与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