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298837

2021-08-18 11:14:53

关于医保卡转诊问题的建议

处理用时:5天0小时5分
4人支持

林云9527 来自:未知

医保局领导您好,一直以来我都看到有人吐槽医保转诊制度,且近来反馈人数明显增多,我们希望医保局作为主要职能部门要换位思考认真考量现行的转诊制度,是否能满足当下市民的就医需求,有没有改革改善的必要和空间? 转诊制度的初衷是非常好的,道理我们都懂:将日常小毛病和大病分开,让小痛病人就近在社区就医,大痛病人在大医院就医,这样确实能充分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但是现在转诊制度的弊端同样明显,以至于市民要求取消转诊的呼声越来越高,借用某位市民的评论“转诊制度绝不能一刀切地取消,但也绝不能一刀切地所有病症都必须要转诊”,这就是我们的诉求。 社区门诊医生少,一般都是全科,所以排队时间很长,小兵小痛倒是无所谓,多等一下也没关系。但有些病症明显社区门诊搞不定,或者突发事故,也要忍着疼痛排队1-2小时开转诊单,确实有些冷漠无情了。 就拿我爱人举例,去年因怀孕导致牙龈增生,牙龈瘤有黄豆大小,痛的吃不下睡不着,去社区门诊排队1个半小时,医生看一眼就说搞不定,不敢搞,要去大医院,后面去了就近的东莞中西医结合医院也说搞不定,最终是去的市妇幼做手术切除了瘤子,还缝针了,复查也要开转诊。请问这转诊有意义吗?更像是走一个流程和形式,而且来回折腾也只能报销35%,那请问如何做才能拿到医保应有的70%的报销水平呢?答案是无解 1.为什么转诊制度不能像社保用药一样划分一个范围呢。哪些疾病是可以不需要转诊就能去医院就医并报销的,完全可以圈定范围并提前告知,这样能给患者省很多事,也能减轻社区医生不必要的开转诊单的时间。 2.为什么明明是社区门诊搞不定的病症,需要转诊到大医院,却又将报销比例从70%对半砍到35%呢,但凡社区能治疗,有多少人愿意多花钱去大医院呢?都是打工辛苦挣的钱。 所以综合现状就是:我们和别的城市一样在单位购买社保医保,却很难享受同样的医保待遇,真正需要用到医保的时候(非感冒类小病),费时开转诊却最终也只能报销50%或35%,很难去夸赞这个城市的医保福利。 转诊制度施行这么久,也该与时俱进改善改革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切实考虑民生,做出人性化回应,不要机械化粘贴政策条文

问政部门:  医保局

已回复

官方回复

1、对与复查与社区门诊就医范围的建议,我局正在进行相关的调研,如确实存在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将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相关调整,感谢您对我市医保工作的关心! 2、门诊报销比例是根据《东莞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第35条规定:参保人在其社区门诊就医点就医,主诊医生可根据病情诊治需要为参保人办理转诊,转诊到本园区、镇(街)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符合规定的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70%支付,签约参保人按75%支付;转诊到本市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基本医疗费用,按50%支付;转诊到本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基本医疗费用,按35%支付;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问政人评分

5

点评:也算是正面回答了,很迅速,正在调研也总好过遥遥无期,期待尽快出台更合理的政策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