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315901

2021-12-28 08:37:28

东莞社保开转诊单千难万难

处理用时:15天6小时51分
21人支持

岁月白了我头 来自:东莞市

现在东莞还在推所有企业的全员社保,也要求全员社保,但员工有了社保后,却根本没办法用社保看病。我所在的工厂望牛墩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自己去过三次,每次都全是本地本村的老头老太太,三次每次最少排队两小时,疫情期间还要预约,动不动就没号,没号就意味着看不了病,大家都是只能自己自费去医院看病,社保就是个摆设。周末工厂员工放假,人就更是多了。员工只能平时请假去看病,而且一般要用社保的话,不管大病小病,肯定最少一天了。误工误事误钱。很是搞笑的是,反而望牛墩人民医院却是清闲的很,平时挂号和缴费都排队不长。人全排到社区去了,看起来是分级医疗,实际上却是医疗资源严重分配不公平。特别是遇上急诊的,上次工厂工人一个肚痛难忍,直接上医院治完了,再回去开诊单,人家一句这个不属于急诊,不给开。这种事情太多了。在今时今日东莞劳动务工人员急剧减少,很多企业也都选择逃离东莞转向东南亚和内地的时候,东莞啥时候才能真正的急人民之所急,真正切实关心和方便到务工人员呢?

问政部门:  医保局

已回复

官方回复

近几年,国家新医改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工作,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要求,建立和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我市社区实行的“社区首诊、定点就医”管理制度及发展模式正是按照这个要求建立和发展的。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6家,构建和牢筑了覆盖全市各镇、村(社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居民步行15分钟可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首诊、逐级转诊制度。一方面是解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通过较低水平的缴费,在社区解决参保人常见病的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问题;另一方面是提高基本医疗的可及性,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前提下,强调在家门口看病,最大程度方便治疗。同时,我们也考虑到部分参保人确因病情所需,可按规定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就医,但主要落脚点依然是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门诊就医问题。 此外,根据群众的反馈,在与卫健部门共同商讨后,对参保人在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时间外,因急诊直接到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可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转诊至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支付

问政人评分

3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