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338005

2022-05-06 12:12:26

东莞市技师学院强制实习就业的迷惑行为

处理用时:12天5小时9分
10人支持

12KZhm5 来自:未知

我是东莞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一名学生,对于学校校企办强制要求我们加入实习的微信群的行为非常不解!而且一进群就是吴院长在群里发通告,说的一套一套的,结果再看看提供的那些企业都是写的综合月薪,实际能拿多少工资根本不知道。而且工资也很一般,也并不像这个吴院长所说的福利有多好,群里的童老师说话也是让人觉得极度不适,好像我们不按他们安排的企业找工作,就要街头乞讨了一样。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想起的过去的那些奇葩的实习安排,我们都要毕业了,这些人还要挟我们,在我们身上再捞一笔! 2021年被校企合作办和智能制造学院安排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他们说的好听是能提前接触到先进企业,早点认识到社会发展,还能拿到不错的工资,说是能跟社会上的实习生同薪同酬。可是去到企业之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每年早上8点加班到晚上9点,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作时间长不说,干的全部是搬运工、脏活、累活,每天就是在厂里搬运那些钢材、铝材。好几次想离开这个企业的,可是学校拿毕业证来压人,说必须要够实习周数。熬完6周后,发的工资不到1200人民币,当时企业承诺说是按小时来算工资,15块一个小时,以为加班多就能拿的多,这样算下来就只有不到10块钱一个小时了,当时就觉得被校企合作办当成廉价劳动力了,中间的差价这笔钱去了哪里呢,这些血汗钱去了哪里呢! 我们本来就是可以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通过勤工俭学做小时工赚取部分生活费。本来是可以通过外面的劳务公司、学生互相介绍来找工作。 但听说学校的勤工俭学渠道校企合作办老师通过一个巨匠教育公司掌握,而且童老师就就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他们通过按学生人头,每小时抽成5-8元的费用。每个周末及寒暑假至少安排几百名学生的勤工俭学,通常一天的工作时间在8到10小时左右,我们算算如果按照周末两天每天送200个人去工厂,每生每天工作10小时,每小时抽成5元来计算,一个周末的收入是2万;如果是寒暑假,我们要是持续在工厂工作30天以上,那么如果有200人参与,一个假期的收入将不低于30万。学校有上万名学生,勤工俭学的数量远不止200人,利润肯定也不止这些。 之前有个别在校学生手头联络了一些勤工俭学的资源,给其他在校生介绍了很多工作机会,给学生的小时收入比校企合作办的更高,很多学生更愿意去这些同学介绍的企业打工,引起了校企合作办极大的不满,认为学生抢了生意,因此,找到了这几个学生,以学校领导的身份威胁他

问政部门:  人社局

已回复

官方回复

同学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面对疫情和今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为更快速有效地将今年即将要毕业的398名中德班学生安排到优质龙头企业,学校一方面组建了“2022中德毕业生安置群”,另一方面向东莞优质龙头企业发出了招聘邀请。从群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专门为解决2022年中德班毕业生就业任务而建的工作群,并非一个实习安置群。投诉人所说与事实是不符的。”2022中德毕业生安置群“里有主管副院长、校企处人员、二级学院院长、班主任,这些人员的数量至少应有30人,如果398名学生全部在群,群人数应当是428人。但群里实际只有398人,所以强制入群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本次招聘所有信息都在群里共享,而且学生报名是采用在群里用共享文档的形式报名。没有人强制学生一定要报名,也没有人强迫学生一定要选哪个公司,并不存在暗箱操作,也不存在”要挟“行为,更不存在”在学生身上捞一笔“的现象。 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是有严格的审批流程的,审批表上都有写明工资待遇。学生下企前必须先签好《实习三方协议》。如果学生向班主任反映工资或工作时间问题,校方会及时与企方沟通。实习6周才拿1200元的这种现象,应当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当事人经常缺勤。因工资是企业直接发到学生卡上,并不通过学校任何人中转,所以我们没有学生的工资明细。如果这位同学能够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学校方面会落实跟进,全力维护同学的合法权益。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第二十九条 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东莞市技师学院校外实习管理规定》(东技院〔2019〕77 号)第二十九条规定“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投诉人关于”好几次想离开这个企业的,可是学校拿毕业证来压人,说必须要够实习周数。”的说法显然是因为对政策不了解。 勤工俭学是校企合作与就业处的工作职责之一。学校校企合作与就业处是依据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教财〔2018〕12号)和《东莞市技师学院勤工俭学管理制度》(东技院〔2018〕3 号)开展工作。经核实,勤工俭学全部是学生本人自愿报名参加,根本不存在“安排”一说。 投诉人“听说学校的勤工俭学渠道校企合作办老师通过一个巨匠教育公司掌握,而且童老师就就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因所说的内容是“听说”而来,“听说”有揣测的意思,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就“听说”的事情作了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是,确实没有“听说”的事情。 据了解,长期有一些中介盘踞在学校,利用学生拉人头,层层转包,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并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对这些行为一直都在进行管理和约束。学校一般都是通过班主任、学工处等部门调查处理此类事情,处理的依据是《东莞市技师学院学生违纪处理规定》。 这位同学说“本来是可以通过外面的劳务公司、学生互相介绍来找工作。”事实上,这种行为正是学校《规定》中第二十一条明令禁止的行为。 学校与全市近500家企业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自己有能力寻找合作伙伴,同时还可以通过本系统的各镇区劳动分局牵线或提供,不至于需要“归顺”的学生的手上资源吧?!校企办从来没有跟任何学生合作,更不可能把学生叫到宿舍,以现金的形式给学生发提成。教工宿舍有监控,调阅后,没有发现有学生到童老师宿舍的记录。 劳动课是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规定开设的,学校也出台了《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试行)》,有制度约束,老师“擅自”增加课时是不可能的。到企劳动实践,如果学生不想去企业,是可以选择留在学校的,没有强制。学生到企,学校全程管理,有劳动专题教育、有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纪律等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回来后还要完成思想及工作总结,整个过程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投诉人可能把劳动和劳动课这两个概念搞混了,去劳动是要支付报酬的,去上劳动课,则是不需要的。 事实上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自主顶岗实习。选择自主自主顶岗实习须按学校《东莞市技师学院校外实习管理规定》第三条走申请审批流程。经向各二级学院及部分学生了解,如果学生提出自主实习要求,学院一般都会批准。 2019年,我校在向省厅申报新设专业方案时,方案提到计划开设三个专业技师层次的培养,其中(6)”校企共同实施教育教学,通过校内学习型工厂、合作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学生学习的四年期间,每个学期实行工学交替,企业岗位真实内容的训练在校内四年完成,累计完成实习52周“。省厅的复函是同意。 如有疑问,请联系学院校企合作与就业处,联系电话:22650281。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问政人评分

3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