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351253

2022-07-06 21:51:37

强烈反对莞城中心小学更名为和阳小学

处理用时:5天7小时55分
0人支持

郑选 来自:未知

转给一位家长的帖子,说出了广大家长的心声 官方回复也已看到了,即使要改,和阳此名不满意 一个学校更名是否有正常的流程要走,在家长不知名的情况下就更名合理吗?尤其在今年小学派位完成后再提更名,这个操作又是哪个聪明的脑袋想出来的呢?要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只有这种方式吗?相信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是家长吧,站在家长的角度,不知道你们的孩子被人这样操作了,你们是否心甘情愿的接受,也许你们另有途径解决吧!而且关于这个更名还涉及了师资、教学质量、教育投资、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尤其是撤师资的问题,这个又是出于什么大局和教育原则的考虑呢?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给家长和孩子们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释和解决办法!

问政部门:  莞城

已回复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一、关于中心小学分校的发展历程。2011年市师范附属小学搬迁到东城街道,为解决原师范附小学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问题,莞城街道利用原师范附小旧校舍改建成一所24班制学校。学校建成后,因受机构编制政策的制约,一直无法解决学校独立设置的问题。当年为顺利招生,莞城街道决定将该校临时挂靠在莞城中心小学,暂时命名为“莞城中心小学分校”。随着莞城户籍适龄儿童增加,2021年莞城街道在原市看守所地块扩建了新校区。但由于该校一直无法落实机构设置,只能长期占用其他学校的职数和编制,导致学校管理团队不稳,教师招聘和职称评定也受很大影响,不利于学校的良性发展。经过街道不懈努力争取,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最终获批可以成为独立的正式学校。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待办理完成后将向社会公告。二、关于学校的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问题。学校顺利办理机构设置后,市政府将根据在校学生人数为学校配备相应的领导职数和公办教师编制,使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更趋稳定完善。学校独立设立后仍是莞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仍采取紧密办学的模式,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增强。管理团队方面,之前学校不能配校长,学校负责人占用其他学校副校长职数,下一步校长将由莞城中心小学集团总校长尹凤葵兼任,并在教育集团内部调集更多骨干力量,使管理团队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师资力量方面,在保持原有师资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加大教育集团内部师资交流,招聘、调入和引进更多的优秀在编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得到不断提升。三、关于学校命名的问题。根据最新的机构设置的相关规定,学校办理机构代码证和法人证件,不允许使用“某某学校分校”的名称,需对学校进行重新命名。街道对学校命名高度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大家认为,莞城是东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方,校名应能体现历史文化并有良好寓意。在学校提出的若干校名方案基础上,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发现,历史上莞城有四个城门,其中学校附近的东门也叫和阳门,在今天的东门广场处。和阳门外有护城河,河上架有青云桥,过桥直行,地势渐高,步步登高,故这一带命名为“步步高”。传说古代东莞学宫(现花城广场处)的儒生喜欢在此行走,望求平步青云,登高中举。东莞民谣:日出和阳,脚踏青云,步步高。因学校位近东门,其门寓意极好,故将学校命名为“莞城和阳小学”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均寄予了良好期望。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问政人评分

3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