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这里,我不对问政是否有回应有任何期望,因为收到问题反馈,校方总喜欢打太极冷处理踢皮球,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尽量避免发生。 厚街中学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列举几个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1.空调问题。东莞气温从近期开始已经飙升到30度左右,学校内部仍然对空调进行断电。经过不知道是哪方的协商后决策,仅在宿舍开放空调,教室内仍不开放。我请问一下,是否有听取学生的诉求?在学校环境内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备考,学生不应该去操心环境问题,学校也有条件去开启空调。可事实是对学生的诉求完全无视。当有热爱学习的学生实在因为天气燥热不安而影响学习状态后去向校方反馈空调问题。高二级部领导阮娟女士在上周四还发表了一段“重要”讲话:“我穿外套都觉得凉呢。”讽刺的是,说出这句话的这位女士的办公室空调却是成天开放,就好似司马衷发出“何不食肉糜”的声音。不听学生的诉求就算了,甚至还明里暗里讥讽学生,是否与职业道德相违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而身为领导的教师不是应该更加要听从基层诉求,为学生群体办实事吗?难道当领导是满足官僚主义的个人需求吗?试问是公立学校没有开空调的权限吗?要不教室就开放空调,要不把办公室的空调也关闭了。 2.学科重视度问题。特指厚街中学高二年级。在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中,在评选学习标兵的时候,每一次是级部总共120个人,而上一次物理类107人,历史类13人。试问这样的分配方式合理吗?物理类107人中排在末位的分数比历史类排在末位的分数还低了20来分近三十分。事实上,物理类与历史类的班额比例为9:5,其中历史类班还有一个艺术班,则实际真正文化分排名的相关人数比例已经超过2:1。试问这样分配是否真正合理?107:13是什么概念?接近8:1的比例。级部是觉得历史类学生就对升学率没有帮助吗?还是历史类就应该比物理类的特控划线高20来分?事实上按照2022年广东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历史为532分,物理为538分,有相差20来分吗?鼓励物理类考生积极考试没有问题,可难道是必须牺牲另外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去鼓励吗?试问有什么学校是这样子的?每次考试颁发学校标兵都是物理类超100个考生,历史类就不到20个,本不应该如此吧?还是就只看分班时的重点指标,觉得学生的质量就是由分班前各次考试而直接被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只有校内自行比较的替代?我们面对的难道不是广东省的所有考生吗?希望能多重视下历史类考生。 附件为关于开放空调事宜的校方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