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东莞医保的门诊定点或转诊为何这么低,才796年?主要是社区医院只能看感冒发烧这些小病,一些专科病社区医生都没有能力看也没有药物治疗,设备检查。转诊去三甲医院又有限额,我们一年的社保都不止交796年,对一些有慢性病的病人要经常去医院拿药吃的,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增加了负担。社区的医生技术设备药物跟不上又要求人只能在社保医院看才能不限额报销,根本不合理。有没有考虑到人民的需要呢,如果一件事很多人投诉意见证明这件事情对市民来说只有坏,根本没有从市民的角度出发。社保每年升,相对的报销反而少了,真的很寒心。本来东莞看病药转诊就很不合理了,现在还限额,深圳广州的城市根本没有转诊。同时,东莞医保等级森严,分为银卡、金卡,而东莞政府对企业也没有强制要求购买金卡,导致很多企业不为员工购买补充险和个人账户;个人也无法自己加钱去升级为金卡,什么都要等公司去解决,个人缺乏升级渠道,十分不便利。 另外,面对广深七八千的门诊报销额度、几十家三甲医院,东莞作为一线城市,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暂且不提,但医疗资源本来就严重挤兑,现在社保制度还严重落后甚至“开倒车”,相信会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人口流失,留不住人即留不住经济,使东莞经济更加恶性循环,最终受苦受累的还是老百姓。国家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20年国家提出“六稳六保”政策,在疫情异常艰难的时候,国家也没放弃过这个理念,生存是最基本的需求,社保是最普惠的民生,因为经济下行而把负担压在老百姓身上,无故削减市民医保报销额度,只会导致更多百姓退保,最终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