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416227

2023-08-07 15:50:51

社保医保年年涨月月涨!请问涨到哪去了?!

处理用时:13天0小时49分
17人支持

35岁退休? 来自:未知

灵活就业社保缴纳从2020年至2023年一路高涨!一句通知砸s人! 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医保573元年 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医保629元年(但门诊报销的金额只有不到900元!所以多缴纳的干嘛去了?) 请相关单位公示一下,年年涨的部分去哪了??!! 2020年7月-12月缴纳1620多元; 2021年7月-12月缴纳约1900元; 2023年7月-12月缴纳2180多元。 请问钱缴纳都哪里了?年年涨!请问我们最后能拿到的养老金会涨吗?! 社保局没钱发给那些正领取高额养老金的人群,就拿我们后面的开刀吗!哪有这种道理! 我们缴纳的钱无法退回不说,还必须按时缴!!不然到时候拿不到养老金! 怎么还有还强制缴纳养老医疗!强制也就算了。。。 这种大环境下,35岁以上国家单位以及99%的企业单位都不录用了!我们能不能活到65岁都不知道呢! 希望出台相关政策自主缴纳养老!并且严格管控稳住缴纳的金额!!

问政部门:  12345热线

已回复

官方回复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您好,2022年,为应对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复同意,我省实施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暂缓调整政策,即2022社保年度我省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不调整,继续按照2021社保年度标准执行。2023社保年度,我省缴费基数下限按规定需恢复正常调整。因此,今年我省缴费基数下限调整,实际包含了两年的缴费基数下限增长幅度,增幅相对较高。《关于公布2022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和2023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23〕22号)。这是省厅相关文件的网址http://hrss.gd.gov.cn/zwgk/xxgkml/bmwj/qtwj/shbz/content/post_4210987.html 【市医保局】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实施后,到首诊社区机构就医报销,维持不设报销限额,所谓门诊报销限额,仅仅针对医院就医报销,即使在医院就医,限额用完了,还可以继续回社卫机构就诊报销,并不是限额用完就没有了保障。此外,在市内医疗机构急救抢救也是不设报销限额。 一直以来,我市都保持较低的医保缴费,尽可能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要,以我市职工医保为例,平均每年缴费约1500元(其中职工个人缴费仅约为270元/年,22.5元/月)。按参保人缴费10年计算,基金共收缴1.5万元的保费(其中个人2700元),而我市参保人普通住院次均费用约为1.55万元,统筹次均就支付了1.1万元,这仅仅是一次住院,还不包括门特、普通门诊的待遇支出。如果忽略其他方面的保障,将全部缴费都用于普通门诊保障上,固然可以提高门诊限额,但是住院、门诊特定病种等动辄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大费用将无法保障。所以说,医保基金没有办法做到“大包大揽”,完全放开自由就医且不设限额并不切合实际,我们还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基本功能,避免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保障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此次门诊共济改革,实际也是对基金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统筹基金共济能力,充分发挥“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机制,这一报销限额标准的设置,我们是经过了科学的测算,以“保基本、可持续”为原则考虑的。而且,医院门诊报销限额不等于定额,是与参保人平均工资挂钩,每年会动态调整,根据过往数据预测,每年都会有约10%的涨幅,比如今年,限额根据基数变化已经上涨至889元,比去年上涨了11.7%。 下来,市医保局也将根据政策实际运行情况,结合群众诉求,积极协同市卫生健康部门,提高我市社区门诊诊疗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我市门诊待遇标准,包括提高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等。 感谢您对我市医疗保障事业的支持和关注!祝您:身体安康!幸福快乐!

问政人评分

4

点评:我们认为目前的限额就不太切合实际!所有的政策条例都是你们***说了算!请问什么是切合实际,符合民意???!这些所谓的“科学测算”的部分结果是不切实际的!(因病致贫的还是占大部门好吗!!)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相关部门需高度关注监管: 1、为什么社区看病总是看不好?总看不好的社区就不限额报销。。。。病看不好,只能到医院就医啊!899元一年!您们认为是够检查费还是药费?(我们群众并没有要求“大包大揽”,而是一年至少2-3K吧)。提高社区的医疗水平是重中之重! 2、医院的各种费用都高得离谱(部分医院医生挂号费都高得 很多群众连挂号费都付不起!)药品更不用说,同样的药医院开的比外面药店几乎都高出1倍以上的价格!有很多还不是报销的范围!却没人监督监管! 3、确实住院的报销比例是比较多,但是!住院不是您说住就能住!病情要符合住院条件呀!再者,住个几天院动辄上万上十万!报下来自费部分也是一笔小巨款了!谁敢轻易住?但不住,自费的费用就更高!因为门诊额度太太低了! 4、转诊问题,估计是全东莞人民的痛苦!这个平台都已经有非常多的投诉了,在此不多说!望重视!!! 最后,希望相关部门能重新认真对待“转诊烦!看病贵!报销低!”的问题!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