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430751

2023-11-16 14:57:00

醫保門診報銷問題

处理用时:7天2小时40分
5人支持

老百姓 来自:未知

东莞医保就是一个坑,一年转诊报销890元,社区门诊,不能输液,只能开点药,不能做任何高技术的电子检查,输液要转诊,一年交医保将近2000块钱,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生病去看医生,本想叫个医保让自己减轻负担,没有想到年底生病看医生全部自费,最近做了胃肠镜,检查费医药费1100多,割胃息肉1700多,全部自费,现在有点不明白,底层老百姓交医保的意义何在? 以上從今日頭條看到別人的吐槽,再結合我家人就診情況,我認為上面反映的情況比較真實,一年转诊报销890元這個數字是拍腦袋出來的嗎?請相關部門再研究研究,讓老百姓確實看得起病.

问政部门:  医保局

已回复

官方回复

【市卫生健康局】您好,来信收悉。关于您反映的问题,现回复如下:(一)根据国家和省分级诊疗要求,我市建立了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街医院、区域中心医院和市属医院组成的分级诊疗体系。按照功能定位分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等医疗卫生服务,对超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患者,根据病情救治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治疗。目前,我市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等措施,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达到相应规定的功能定位标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基本能满足辖区群众日常常见病多发病就医需求。(二)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规定,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指征,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根据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范围内,确因病情需要的,方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三)有关医保报销政策问题,建议咨询市医保部门。感谢您对东莞市卫生健康工作的监督与支持! 【市医保局】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东莞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实施后,到首诊社区机构就医报销,维持不设报销限额,所谓门诊报销限额,仅仅针对医院就医报销,即使在医院就医,限额用完了,还可以继续回社卫机构就诊报销,并不是限额用完就没有了保障。此外,在市内医疗机构急救抢救也是不设报销限额。 一直以来,我市都保持较低的医保缴费,尽可能保障广大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要,以我市职工医保为例,平均每年缴费约1500元(其中职工个人缴费仅约为270元/年,22.5元/月)。按参保人缴费10年计算,基金共收缴1.5万元的保费(其中个人2700元),而我市参保人普通住院次均费用约为1.55万元,统筹次均就支付了1.1万元,这仅仅是一次住院,还不包括门特、普通门诊的待遇支出。如果忽略其他方面的保障,将全部缴费都用于普通门诊保障上,固然可以提高门诊限额,但是住院、门诊特定病种等动辄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大费用将无法保障。所以说,医保基金没有办法做到“大包大揽”,完全放开自由就医且不设限额并不切合实际,我们还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基本功能,避免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保障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此次门诊共济改革,实际也是对基金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高统筹基金共济能力,充分发挥“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机制,这一报销限额标准的设置,我们是经过了科学的测算,以“保基本、可持续”为原则考虑的。而且,医院门诊报销限额不等于定额,是与参保人平均工资挂钩,每年会动态调整,根据过往数据预测,每年都会有约10%的涨幅,比如今年,限额根据基数变化已经上涨至889元,比去年上涨了11.7%。 下来,市医保局也将根据政策实际运行情况,结合群众诉求,积极协同市卫生健康部门,提高我市社区门诊诊疗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我市门诊待遇标准,包括提高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等。 感谢您对我市医疗保障事业的支持和关注!祝您:身体安康!幸福快乐!

问政人评分

2

点评:如此說來,1>全市來講生病的人畢竟是少數,社保基金還可以進行投資保值,我們是否可以要求社保局公開每筆費用出處,確實不夠可提供繳費基數? 2>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大醫院,如果將好的醫生,醫療設備向社區傾斜,誰願意去醫院? 3>昨天去門診,最基礎的感冒藥磷酸奧司他韋顆粒都沒有, 4>感謝你們洋洋灑灑上千字,請以後濃縮到百字以內.將關鍵點,列出1,2,3來解決問題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