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本人作为一个在东莞(2005来莞)打拼了十多二十年的外来人员,也入户东莞了。向政府部门主管领导反映下困扰的民生教育等问题,相信也是为数不少群体所面对的。我是2019年卖掉了家乡的房子在东莞购房的属于高位上车。由于当时房价高购房条件门槛高,没多少可以自主选择的余地。因此在工作挣钱生活常住的长安镇之外另一个城镇沙田镇买的房子。当时买房目的也是为了即将读高中大的孩子能够跟本市户籍生相同的条件上公共学校,小的孩子(开放二胎政策后2016年生的)能上公立小学。为了可以不用租房,在东莞有个家能安居乐业。可是5年过去了,种种因素一样都没改善,每个月还是要交着1~2千的房租,反而每个月8~9千上万的供房款 ,7~8百的物业跟停车费。俩孩子每个每学期交1~2万的学费读私立学校。 我提出的问题就是政府能不能关注像我们这类房产地与工作生活常住地不是在同一城镇的新莞人群体呢?出台些政策或指引减轻下负担。比如只要有东莞户籍的,无论在哪一个城镇长期工作购买社保或有长期租房证明的都可以在当地申请就读公立学校。又比如政府跟银行企业协商担保,让空置的房子使用起来,出台房子置换政策等等,让空置房子回归用来居住的本质。也能盘活目前房产的其中一招。 希望能得到回复,谢谢!!! 2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