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莞医保门诊医疗转诊年度限额问题,众所周知,医疗费用已成为民众的一大负担。如今,去医院就诊动辄就要花费数百元,这让许多市民感到“病不起”。我本人也曾希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因为那里报销比例较高且距离较近。然而,必须承认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与公立医院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我曾因咽喉痛连续三次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过一周的用药治疗,症状不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最终不得不转至公立医院治疗。 针对东莞门诊转诊报销额度偏低的问题,很多市民都有所反应。我阳光问政平台医保局的回复中了解到,主要是从个人交费额与医保实际支出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充分。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政府理应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政府公务员(有金卡、高福利、稳定的高收入)可能并没有亲身体验过我们底层老百姓在医院看病、购药的经济压力,我们只能精打细算地过着紧日子。东莞门诊医保报销已规定了分级按比例报销,也就不存在要求医保基金大包大揽,现有的报销制度根本做不到“避免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因此,政府难道不应该从财政上加大投入扶持医保基金吗,减轻底层老百姓在医疗方面的负担。 在此,我建议东莞市政府应该增加医保门诊的报销额度,可以对标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同时,应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并严厉打击查处各医院住院虚增费用以套取社保费用的行为(我个人觉得觉得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住院病人结算付费时不会逐项核对,且许多专业项目令人费解,导致每年有大量社保费用被套取。这些套取的费用是否可以部分挤出,用于补充门诊医保经费呢?)。 此外,我还建议实行家庭医保额度共享制度。考虑到我家中有5口人(两大三小),当前的医保额度对于一人生病来说确实不够使用。如果能实行家庭额度共享,将能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