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领导们:松山湖教育做到整个东莞市到龙头标杆,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的幸运!四年前成立松山湖北区学校,招生简章以及阳光网的宣传上不难找到,咱们是九年一贯教育不存在小升初的烦恼。经过这四年教育局领导的努力,校方的努力,孩子们的努力,去年中考第一批北区学子做到公立中考排名第一的傲人成绩。今年也将迎来第一批孩子小升初。松山湖今年的文件却告知没有小升。我们可是第一批孩子,为了读到这些进这个学校,很多家长辞去工作,在学校周边租房接送孩子,这一接就是四年,其中的艰辛付出有谁能懂?回想四年前的开学,学校的基础建设在没有完工,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克服一切困难。现在学校好了,当初的承诺……作为家长,我们只能根据政策去完成。然而今年的招生相比往年,报名人数增长,可放出来的公办学位反而减少,那我们转户口的意义在哪?为了让升学有更多的竞争力,家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标准,首选在松山湖就业。此时此刻,我们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周边镇的民办学校,落差实在无法让人接受。我们理解政策的改变,教局的不易。换位思考,是否可以考虑孩子们留校渴望以及家长艰辛。让我们第一批孩子选择性留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