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500058

2025-01-27 17:13:02

斑马线警示柱设置不合理

处理用时:20天22小时42分
0人支持

Spark星火 来自:未知

望牛墩镇龙泉路聚龙江路口的斑马线上,竖立的警示柱距离太窄,而拐弯处与警示柱的口子留有空间太大,容易发生以下问题: 1)警示柱距离太窄,电动自行车难以通行,容易诱导人民群众从拐弯处的口子那里通过,事实上群众也多从那里通过,可见如此设置并不从群众使用的便利性上考虑,但按照目前的交通法则,电动车必须过斑马线,一旦发生交通纠纷,群众的利益容易得不到保障。 2)竖立警示柱的作用是避免汽车从斑马线拐弯,斑马线竖立3根警示柱即可,实际却在不到2米宽的斑马线设置了5根柱子,极度影响电动车通过的便利性,电动车也享有过马路的权利,警示柱留有电动车过马路的空间太窄,极易引导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绕过斑马线过马路,而该类车辆的车速又快,容易与马路两旁的行人发生事故。即便电动车从警示柱两侧通过,但过于狭窄的空间也对骑车者把控电动车造成困难,容易跌倒或与警示柱发生碰撞或,人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建议斑马线上的警示柱数量从5根减少为3根,既阻止汽车从斑马线拐弯,也方便群众过马路。

问政部门:  望牛墩

已回复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收到反映的情况后,我们于2025-02-14 14:55:33致电您但未取得联系。经查,您所反映的情况该路段设置的警示柱间距可供电动自行车通行,对于市民所述警示柱与栏杆中间的狭窄路口设置,我大队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研判分析再作调整。如有疑问,请联系东莞市望牛墩交警大队,联系电话:88566733。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问政人评分

1

点评:我反馈的问题是警示柱之间的距离过于狭窄,影响自行车通过的便利性,而不是问是否可以通行。警示柱究竟是防止汽车转弯还是防止群众通过?所谓的经查,是否考虑到如下情形: 1)骑车人是否需要减速甚至下车推动电动车方可通过? 2)群众是需要去市场买菜的,载着东西的电动车通过是否方便?遇到警示柱是否必须下车推动? 3)电动车是可载一人的,载人时是否可顺利通过? 本问题是不合理的距离影响便利性,而不是质疑能否通过?如果本次无需调整,那么离该斑马线不远处的金牛路与龙泉路的交叉路口,斑马线的警示柱距离又较为宽阔便利?
加载中...